低燒的意思、低燒的詳細解釋
低燒的解釋
[low fever] 體溫在37.5-38攝氏度叫低燒。也說低熱
他在發低燒
詳細解釋
即低熱。 茅盾 《童年·父親的三年之病》:“父親先回家,就有低燒,盜汗。”
詞語分解
- 低的解釋 低 ī 地勢或位置在一般标準或平均程度之下,與“高”相對: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雲層厚而低;b.聲音低;c.情緒低落)。 矮短:身材低矮。 細小,沉重:低微(a.聲音細小;b.身份或地位低
- 燒的解釋 燒 (燒) ā 使東西着火:焚燒。燃燒。燒灼。燒毀。 用火或發熱的東西使物品受熱起變化:燒水。燒飯。燒磚。燒焊。燒藍。燒料。 一種烹饪方法:燒茄子。燒雞。 體溫增高:發燒。退燒。 經烘烤制成的餅:燒餅
專業解析
低燒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醫學解析
一、基本釋義
“低燒”在漢語中指人體體溫輕度升高的病理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體溫在37.5°C至38°C之間的發熱現象,屬于輕度發熱範疇,與“高燒”相對。
二、醫學術語對照
臨床醫學中,“低燒”對應術語為“低熱”(low-grade fever),指口腔或腋下溫度持續高于正常值(36°C~37°C)但未超過38°C的狀态。其特點為:
- 體溫範圍:通常介于37.3°C~38°C(腋溫);
- 持續時間:可持續數日至數周,常見于慢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三、症狀特征與臨床意義
低燒多伴隨乏力、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症狀,成因複雜,可能涉及:
四、處理原則
- 物理降溫:溫水擦浴、補充水分;
- 病因治療:明确原發病後針對性用藥,避免盲目使用退熱藥。
來源依據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中華醫學會《發熱待查診療專家共識》. 中華内科雜志, 2021.
-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學》(第9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低燒(低熱)是指體溫輕度升高但未達到高熱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體溫範圍
低燒通常指腋下體溫在37.3℃~38℃之間。不同測量部位的标準略有差異,如肛溫需減0.5℃。若持續兩周以上,則稱為“長期低燒”。
二、常見症狀與感受
- 全身症狀:乏力、疲倦、活動耐力下降;
- 頭部不適:輕微頭暈、脹痛或偏頭痛樣疼痛;
- 消化系統反應:食欲減退、惡心、腹部不適;
- 其他表現:寒戰、夜間盜汗、面色潮紅。
三、常見原因
- 感染性(占40%以上):
- 非感染性:
- 免疫系統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
- 功能性低燒(如女性經前期、情緒緊張)。
四、處理建議
- 物理降溫:冷敷、溫水擦拭;
- 藥物使用:體溫≥38.5℃時遵醫囑用退燒藥,避免自行用藥導緻副作用;
- 就醫指征:持續低燒超過3天,或伴隨嚴重頭痛、嘔吐等症狀。
五、注意事項
- 劇烈運動或進食後可能出現短暫體溫升高,需靜息30分鐘後再測量;
- 兒童體溫标準略高(≤37.4℃),需結合年齡判斷。
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醫療網站如彩牛養生、瑞金醫院建議等。
别人正在浏覽...
把攔必修償創蚩尤丑誣春宵祠廟錯緒答施二親縫掖浮頭福嚴紫還請候對兼合簡能嚼齧技法經久進宦計然策聚脣沮淤舉踵思慕課法枯毀困心衡慮唠唠蘿藦洛蜀毛骨竦然沒可得迷眵靡風迷溜沒亂匹馬北方凄蹙棄戮清謠阙裡饒裕榮伍三十六國晌午歪深薄麝臍香飾繕首出樹聲肆體騰跚眺注聽壁腳外壕無間可伺無念鮮彩相知恨晩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