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曹署的意思、曹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曹署的解释

犹官署。 唐 白居易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等同宿话旧》诗:“紫垣曹署荣华地,白髮郎官老丑时。” 明 李东阳 《<屠丹山诗卷>跋》:“二公并为吏户尚书,曹署相联接,篇章相倡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曹署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行政机构指代功能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曹"原指古代官府中分科办事的部门,《说文解字》释为"狱之两曹也",后引申为官署分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曹,狱之两曹也",表明其初始司法属性。"署"则为办理公务的机关,《汉书·萧何传》注:"署,官府之曹舍也",二者组合形成行政机构代称。

二、基本释义 指古代中央或地方各级官署,特指分科办事的行政机构。唐代杜佑《通典·职官》载:"尚书分曹署,以理众务",显示其作为具体职能部门的特征。明代《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引《事物纪原》:"汉置尚书四员,分掌四曹署",印证其机构划分功能。

三、历史演变

  1. 汉代建制:始见于《汉书·薛宣传》"坐曹治事",指九卿下属办事机构
  2. 隋唐规范:据《唐六典》记载,中央六部二十四司体制形成后,"曹署"特指司级机构
  3. 宋元沿革:《宋史·职官志》载"诸曹署文书",保留原义但渐生代称倾向
  4. 明清转义:文学作品如《醒世恒言》已出现"各曹署长官"的泛化表述

四、文献例证

  1. 《后汉书·百官志》:"每曹署尚书、侍郎各一人"
  2. 唐代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署位谨卑"
  3. 宋代《太平御览·职官部》引《汉官仪》:"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分曹署"

(本释义参考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相关条目编纂)

网络扩展解释

“曹署”是汉语词汇,读音为cáo shǔ,其核心含义为古代官署,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曹署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相当于现代的政府部门或行政机构。例如,明、清时期的“部曹”即各部司的统称,源于汉代“曹史”(郡守的总务长)的职能演变。

2.引证与例句

3.相关词义延伸

4.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描述古代行政体系中的部门设置及职能分工。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研究或引用古籍时。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罢勌彪章餐饭操调朝笏崇鼎綢缎出降翠管大沽之战诞放当夜灯球放謌佛是金装,人是衣装规害桂海过家家儿汗洽股栗浣濯缋总火鞭焦炙激波积垛节略棘径近觑金威苦调冷作乐万梁上君子流从儱侗马褡子门军目乱睛迷烹爕萍浮拼合清奇青衫司马轻死栖鸟于泉侵蚀穹岫人烟阜盛社燕秋鸿十八地狱豕交视如敝屣霜木顺悦天摧地塌天马行空天烖剜肉成疮洿辱仙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