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客的籤到簿。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異事》:“明日早衙,鈐轄者申狀,暴洩不至。尚少一客,命取過客曆,求一朝官足之。過客中無朝官,唯有 陳秀公 時為大理寺丞,遂命同會。”
“過客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來客的籤到簿,用于記錄訪客信息。該詞由“過客”(過往的客人)和“曆”(記錄、簿冊)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記錄過往客人的簿冊”。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宋代沈括《夢溪補筆談·異事》的記載:“命取過客曆,求一朝官足之。過客中無朝官,唯有陳秀公時為大理寺丞,遂命同會。”。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官員通過查閱“過客曆”尋找合適賓客的場景,反映了其實際用途。
3. 相關延伸
4. 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已罕見于日常使用,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文獻研究或詞典中。如需了解更詳細用例,可參考《夢溪筆談》相關注釋或漢典等專業辭書。
過客曆是一個成語,意指過客的行程和經曆。指來過而又離去的人在某處所經曆的事情。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人們在某個地方的短暫停留和經曆。
過客曆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辶(辵),口,曆。它總共有11個筆畫。
過客曆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據推測,它可能源于古代的旅遊和貿易活動。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陸路或水路進行旅行,到達目的地後,又會返回原處。這種來去如風的行為使得某個地方充滿了不斷流動的過客,他們所經曆的事情就被稱作過客曆。
過客曆在繁體中寫作「過客歷」。
在古代,過客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時候過客曆的寫法是「過客歷」。
1. 這個村莊常年來來往往的過客曆,使得它充滿了故事和傳說。
2. 在旅途中能夠記錄下自己的過客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過客曆的相關詞彙包括:過客、曆史、曆程、曆練、旅客等。
過客曆的近義詞包括:經曆、曆史、事情、經驗等。
過客曆的反義詞沒有一個确切的對應詞,但可以用「未來」來表示時間上的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