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原的意思、曠原的詳細解釋
曠原的解釋
廣闊的原野。《穆天子傳》卷四:“自 西王母 之邦,北至於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羽,千有九百裡。 宗周 至於西北大曠原,萬四千裡。” 郭璞 注引《山海經》:“羣鳥所集澤有兩處,一方百裡,一方千裡,即此大曠原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 閬風 入轍跡,曠原延冥搜。” 楊倫 箋注:“以 周穆 為比,取諷荒遊。”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記懷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見,終死曠原。”
詞語分解
- 曠的解釋 曠 (曠) à 空闊:空曠。曠遠。曠野。地曠人稀。 開朗,心境闊大:曠達。心曠神怡。 相互配合的東西之間空隙過大:這雙鞋穿着太曠了。 荒廢,耽誤:曠工。曠時持久。曠日經年。 長時間所無:曠代偉人(當代
- 原的解釋 原 á 最初的,開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本來:原樣。原型。原址。原主。 諒解,寬容:原宥。原諒。 寬廣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同“塬”。 本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曠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廣闊的原野,常用于文學或典籍中描繪自然景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kuàng yuán
- 構成:
- 曠:指空闊、遼闊(如“曠野”),也引申為心境開闊(如“心曠神怡”)或時間上的荒廢(如“曠課”)。
- 原:最初指平坦的土地,後泛指原野、平原。
- 組合義:兩字結合後,強調無邊無際、開闊遼遠的原野。
2.典籍與文學引用
- 《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行至“曠原之野”,描述此地為飛鳥栖息之所,面積廣闊(“千有九百裡”),郭璞注引《山海經》稱其為群鳥聚集的澤地。
- 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阆風入轍迹,曠原延冥搜”,以“曠原”暗喻帝王巡遊的荒遠之地。
- 其他詩詞:宋代鄧深、劉黻等詩人也曾在作品中用“曠原”描繪自然或隱喻心境。
3.現代用法
- 現代漢語中,“曠原”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語境,形容廣袤蒼茫的自然景象,如魯迅《摩羅詩力說》中“終死曠原”的描寫。
“曠原”一詞承載着自然景觀的壯闊感,兼具地理與文學意象,常見于古籍與詩詞,現代使用則偏向書面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曠原的意思
曠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荒涼的原野或荒蕪的田地。通常用來形容地處偏遠、荒無人煙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曠原的部首是日(rì),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曠原由“曠”和“原”兩個字組成。曠的本義是廣闊、遼遠,原的本義是水旁的土地、田地,由此組合而成的曠原表示廣袤的原野。
繁體寫法
曠原的繁體寫法是曠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曠原的寫法有些變化。有時将曠寫成廣,将原寫成雲,又叫廣雲。
例句
1. 這片曠原上連綿百裡都沒有一株樹。
2. 我們遠離城市,來到曠原,想尋找内心的甯靜。
組詞
曠野、曠逸、原野、原始、原始森林
近義詞
廣袤、荒蕪、荒涼、蕭條
反義詞
繁華、熱鬧、繁忙、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