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折,折取。 唐 呂岩 《酹江月》詞:“仙花朶秀,聖男靈女扳折。”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王戎》:“ 王戎 年七歲時,嘗與諸小兒遊,矚見道旁李樹,有子扳折,諸小兒競走之,唯 戎 不動。”
“扳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
“扳折”指用手攀折、折取,常用于描述摘取花木枝條的動作。例如:
- 唐·呂岩《酹江月》:“仙花朶秀,聖男靈女扳折。”
- 明·馮夢龍《智囊補》記載王戎幼年時見他人“扳折”道旁李子。
讀音争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
扳折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意思是指事物或計劃出現了問題,難以繼續進行或實施。它的拆分部首是 手 和 手 ,總共5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那時候扳折的字形為「扁折」。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簡化字形,把「扁」改為了「手」。現在的漢字扳折是繁體字,簡化後的寫法是「扳折」。
舉個例句,我們可以說:“他的計劃因為資金問題扳折了。”這句話的意思是,他的計劃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繼續進行。
扳折一詞也可以作為其他詞語的一部分,組成新的詞彙。例如,“扳折關系”指的是原本和諧的關系因為某種原因而破裂。還有“扳折行動”指的是計劃或行動在進行過程中突然遇到了困難。
與扳折近義的詞彙有:破裂、中斷、崩潰等。反義詞則有順利、成功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