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廷寄的意思、廷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廷寄的解釋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清廷給地方高級官員的谕旨,不由内閣寄出,而由軍機處密封交兵部捷報處寄往各省,直接書上某官“開拆”,叫“廷寄”

詳細解釋

清 時皇帝的谕旨,分明發和廷寄兩種,明發交内閣發布,廷寄由軍機大臣專寄給外省将軍、都統、督、撫、欽差等大員,開首有“軍機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樣。 清 趙翼 《檐曝雜記·廷寄》:“軍機處有廷寄諭旨,凡機事慮漏洩不便發抄者,則軍機大臣面承後撰拟進呈,發出即封入紙函,用辦理軍機處銀印鈐之,交兵部加封,發驛馳遞……此例自 雍正 年間始,其格式乃 張文和 所奏定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此時有個廷寄下來,查問江南軍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廷寄是清代特有的機密文書制度,主要用于傳遞皇帝谕旨,具有高效、保密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廷寄又稱"寄信谕旨",是清朝軍機處直接密封寄發給地方高官的皇帝密令。該制度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軍機處設立後,取代了此前通過内閣公開傳谕的低效方式。

  2. 運作流程

  1. 核心特點
  1. 與明發上谕區别 普通公開政令通過内閣"明發",而涉及機要事務則用廷寄。據《軍機處章程》記載,廷寄占比達清代谕旨總量的60%以上,成為核心行政手段。

注:完整制度細節可參考《清會典》《軍機處檔案》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廷寄》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特定的途徑将某人或某物送達給另一個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廷寄》的拆分部首是廴(rén)和寸(cun),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廷寄》來源于古代官場,廷指的是官府,寄指的是送達。在古代,官府之間會通過特定的渠道相互送達公文或物品,這種送達方式稱為廷寄。

繁體

《廷寄》的繁體字為「廳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沒有标準寫法,所以《廷寄》的寫法可能會有多種變體。常見的古代寫法包括「廷寄」與「庭寄」。

例句

1. 他通過廷寄将那份重要文件送達了顧客。

2. 禦史将官府的公文通過廷寄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3. 這家公司經常使用廷寄的方式與他處的分支機構溝通。

組詞

張廷寄、廷寄信函、廷寄公文、廷寄物品

近義詞

遞送、傳遞、送達、轉交

反義詞

接收、保留、拒收、保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