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塵編的意思、塵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塵編的解釋

指古舊之書。 唐 唐彥謙 《題宗人故帖》詩:“所忠無處訪 相如 ,風笈塵編跡尚餘。” 宋 朱熹 《寄吳公濟兼簡李伯谏》詩之四:“欲識寥寥千古意,莫将新語勘塵編。” 金 祝簡 《虛極齋獨坐》詩:“卻掩塵編時閉目,胡床獨坐聽秋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塵編"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形與語源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該詞由"塵"(塵土)與"編"(編連的簡冊)組合而成,本義指積滿灰塵的典籍。在《漢語大詞典》中,"編"特指古代串聯竹簡成冊的書籍,《說文解字》釋"塵"為"鹿行揚土",引申為久置未動的狀态。

二、文學語境 常見于古典詩文,如南宋陸遊《讀書》"塵編無意緒,猶複苦鑽研",此處以積塵書卷象征被世人遺忘的典籍,暗含對文化傳承的憂慮。明代李東陽《藏書閣記》亦載"啟塵編而閱千古",突顯典籍承載的曆史厚重感。

三、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可引申為兩類含義:

  1. 具象層面:指長期未被翻閱的藏書
  2. 抽象層面:喻指被時代忽略的文化遺産

四、使用特征 該詞多出現于書面語體,具有明顯的文言色彩,常見于學術論著或文學創作中,日常口語極少使用。在《現代漢語頻率詞典》統計中,屬于使用頻次低于0.0001%的罕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塵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舊之書,字面理解為積滿灰塵的書籍,常用來代指年代久遠的典籍或文獻。該詞由“塵”(塵土)和“編”(編冊、書籍)組合而成,強調書籍因年代久遠而蒙塵的狀态。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與結構

    • “塵”象征陳舊、蒙塵,“編”指編訂成冊的書籍,合稱後特指保存已久、少人翻閱的古籍。
    • 常見于古代詩文,如宋代朱熹《寄吳公濟兼簡李伯谏》中“莫将新語勘塵編”,即以“塵編”代指古籍。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形容古籍的珍貴或未被重視的狀态。例如:“風笈塵編迹尚餘”(唐彥謙詩)。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詩文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白經表裘并稱材女赤爪子穿紮祠監打圓場登路獨一二王後伏節腑水敢則刮具宏烈厚奉懽樂恢谑禍源家丑笳管極法戟節赍領靜莊進書劇人開肇口譚癞蝦蟆想吃天鵝肉連杯馬掌鐵名動天下匍伏撲肉愆和青綸仁弟賽神傻乎乎饍飲身敗名裂審報飾巾失理四川盆地伺風烏司過四項基本原則逃移恬安忘其無機可乘武略詳讨享帚鮮朗崄特宵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