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絕的意思、待絕的詳細解釋
待絕的解釋
等待死亡。 漢 王充 《論衡·明雩》:“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無益,然終不肯安坐待絶,猶蔔筮求祟,召醫和藥者,惻痛慇懃,冀有驗也。”
詞語分解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待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待絕(拼音:dài jué)指等待死亡,常用于描述明知結局無法改變卻仍不願放棄希望的狀态。其中“待”意為等待,“絕”指生命終結或斷絕。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王充的《論衡·明雩》:“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無益,然終不肯安坐待絶,猶蔔筮求祟,召醫和藥者,惻痛慇懃,冀有驗也。”。此句通過“待絕”表達了明知疾病無法治愈,仍積極尋求醫治的矛盾心理。
三、用法特點
- 語境關聯:多用于描述絕境中帶有掙紮或期盼的複雜心理,而非單純被動接受死亡。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更多出現在古文解析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現代日常交流中可優先使用更通俗的表達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絕(dài ju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等待絕望或等待絕處逢生。現在讓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部首是弓,筆畫數為9。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當時它的寫法是「待斷」。這個詞最初是用于描述人們寄希望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即等待着事情的突變,絕處逢生的機會。後來,詞義逐漸演變為等待絕望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待絕」是待絕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待絕的古時漢字寫法:
- 待斷
- 待絕
- 帶斷
這些都是表示待絕這個詞的不同古字形式。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待絕這個詞的使用方式:
1. 我已經等了兩個小時了,感覺有些待絕了。
2. 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也不能待絕,要堅持尋找突破的機會。
待絕并沒有太多的組詞搭配,但是可以與一些相關的詞語形成反義關系,比如「希望」、「機會」和「希冀」。與等待絕望相反的詞語則可以是「放棄」或「絕望」。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