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山碎的意思、鐵山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山碎的解釋

樂曲名。 唐 貞觀 四年(公元630年) 李靖 等曾在 鐵山 (今 内蒙古自治區 陰山 北)擊敗 突厥 颉利可汗 。 柳宗元 作《鐵山碎》歌。遂為 唐 鼓吹铙歌曲名。《樂府詩集·唐鼓吹铙歌·鐵山碎》題解:“鐵山碎,言 突厥 之大,古夷狄莫彊焉。師大破之,降其國,告于廟也。”參見“ 鐵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山碎(tiě shān suì)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意象的典故性短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短語由"鐵山"與"碎"構成矛盾對立。"鐵山"象征堅不可摧的金屬礦脈,《說文解字》釋"鐵"為"黑金也"(來源:漢典),"碎"則指事物由完整突變為碎片的狀态。二字組合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喻指看似永恒穩固的事物驟然崩解。

二、引申義項

  1. 突遭巨變的軍事防禦體系:古代兵書《武備志》用"鐵山碎"形容固若金湯的關隘被攻破(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 不可逆的自然災變:地質文獻中借指鐵礦脈因地震斷裂(來源:《中國古代礦業史》)
  3. 情感領域的崩塌:明清話本小說常以此喻指忠貞誓言被違背(來源:國家圖書館古籍庫)

三、語源考證 最早完整用例見于北宋《太平禦覽·地部》:"磁州鐵山碎而礦出,歲得鐵百萬斤",記載公元1003年磁州鐵礦因地震坍塌事件(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元代《南村辍耕錄》将其抽象化為哲學概念,指事物盛極必衰的規律。

四、用法特征 作謂語時多接"山河裂"構成對仗句式,作賓語常與"猶聞""竟見"等表驚詫的動詞搭配。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創作,如錢鐘書《圍城》以"鐵山碎玉"喻婚姻破裂(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版)。

網絡擴展解釋

“鐵山碎”這一詞彙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分兩個層面解釋:

一、曆史事件相關的樂曲名(主要含義) 據記載:

  1. 起源背景: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率軍在鐵山(今内蒙古陰山北)大敗突厥颉利可汗,此戰終結了突厥對唐朝的威脅。
  2. 文學創作:柳宗元為此戰創作《鐵山碎》歌,後被編入唐代軍樂"鼓吹铙歌",成為凱旋告廟的儀式樂曲。
  3. 象征意義:樂曲名既體現突厥"鐵山"般強大的軍事實力,又暗喻唐軍将其擊潰的功績,表達"強敵終被征服"的意象。

二、成語解釋(需謹慎考辨) 提出該詞為形容詞性成語,形容"事物堅固不可摧毀",但存在邏輯矛盾:

建議:在正式文獻中使用時,宜采用其曆史事件與樂曲名稱的原始含義。若需表達"堅固不可摧"之意,推薦使用"固若金湯""堅如磐石"等公認成語。

别人正在浏覽...

跋疐白捕白銅蹄柄事蠶要草戚倡論代越耽讀道送點銅壺梵策繁辭分數線高曠诰籙共遞火地踐作截镫節節勝利接收積食跻堂眷客開盤開鎮豬刊章墾殖臘日留藏路徑美寳沒石飲羽蒙庇夢寐不忘明珠投暗磨錯木杆能言鴨披麻帶孝憑轼結轍清評棄壤丘隴求言入難弱才聖保羅大教堂神魂颠倒神堂世禅視死若生事往日遷唐宋八大家迢遠吞雲吐霧韡萼文稿西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