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赴難。《慎子·因循》:“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祿不厚者,不與入難。”
“入難”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使用注意
結構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慎子》等文獻。
《入難》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進入困難、危險的環境或情境。
《入難》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入」和「難」。其中,「入」的部首是「入」,它的筆畫數為2;「難」的部首是「隂」,它的筆畫數為8。
《入難》這個成語源自《詩經·小雅·東門之池》,意思是進入困難的處境或環境。後來,這個成語被廣泛引用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
《入難》的繁體字為「入難」。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入難》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1. 他毅然決然地向艱險地區進發,敢于直面入難。
2. 在經曆了種種入難後,他終于取得了***************。
1. 入門難:形容學習、了解某個領域或技能困難。
2. 入境難:指進入外國、外地困難。
3. 入世難:形容適應社會環境、融入社會困難。
1. 進入困境
2. 身陷困境
1. 出難:擺脫困境。
2. 逃離困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