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麻帶孝的意思、披麻帶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麻帶孝的解釋

(1) [put on mourning apparel] 帶重孝,以示哀悼

乃披麻帶孝而入,哭拜于靈前。——《三國演義》

(2) 亦作“披麻帶索”

詳細解釋

服重孝。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尋鬭毆。”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十章:“過了半個月, 沉鴻國 把那個披麻帶孝的 金花 強要了去。”亦作“ 披麻戴孝 ”。或省作“披麻”。《儒林外史》第五回:“第三日成服, 趙氏 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閑話》:“ 史公 答了回書,特著 左懋第 披麻扶杖,前去哭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麻帶孝”(也作“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喪葬習俗中的重要禮儀,具體解釋如下:

一、成語釋義

二、曆史起源

三、服飾講究

  1. 麻衣:以粗麻布制成,象征樸素與哀思。需從左肩穿起,服喪期通常為一年(帝王喪例外)。
  2. 孝飾:包括白色頭巾(孝冠)、麻繩腰帶、黑色麻布孝鞋(無花紋),體現對逝者的尊重。
  3. 顔色象征:白色代表生命衰竭與哀傷,黑色麻布則強調莊重。

四、文化意義

五、現代演變

隨着時代發展,披麻戴孝的形式逐漸簡化,城市中多以黑紗、白花替代,但其核心意義——對逝者的追思與家族文化的傳承——仍被部分人重視。

參考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麻帶孝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因某人去世而戴孝服表達哀悼之情。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披麻”和“帶孝”,分别表示戴黑色衣服和戴孝。成語來源于古代服喪禮儀,被用來形容人們對親人離世而表示的悲傷。

“披麻”中的“披”是手披在身上的意思,表示将麻衣披在身上;“麻”指的是黑色的麻布,用來制作喪服。這個詞的部首是“衣”(衣服),共有6畫。

“帶孝”中的“帶”表示佩戴、系上;“孝”表示對親人的尊敬和懷念。這個詞的部首是“子”(子女),共有10畫。

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古時候,人們在親人去世後會穿戴黑色的麻布喪服,以示對逝者的哀悼和悼念。佩戴孝物是古代人們表達對親人去世的悲痛之情的一種方式。

在繁體字中,“披麻帶孝”分别被寫作“披麻戴孝”。繁體字通常在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使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披麻帶孝”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古代的筆畫數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形狀保持一緻。

下面是一個例句:他的父親去世後,他一直披麻帶孝,為他的親人表示哀悼。

組成詞語:披發、孝敬、帶領。

與“披麻帶孝”意義相關的近義詞有:“喪服”、“守孝”;反義詞有:“不喪服”、“不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