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籙的意思、诰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籙的解釋

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明 蘇志乾 《岱山賦》:“搜河圖赤符之緯讖,讨玉牒石檢之玄蹤,覓金泥銀繩之誥籙,演嶧亭雲甫之登封。”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之六:“九天誥籙無甄别,的是真仙不讀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诰籙(gào l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由“诰”與“籙”二字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曆史文化内涵。其釋義需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


一、分字釋義

  1. 诰(gào)

    指古代帝王對臣屬的正式文書或訓誡命令。《說文解字》釋為“告也”,後特指上對下的官方文告,如“诰命”“诰封”。在道教文獻中,“诰”亦指神聖的經文或咒語,如《玉皇诰》。

  2. 籙(lù)

    本義為簿籍、記錄,後專指道教符箓(記載神吏名諱、職司的秘文)。《正字通》載:“籙,圖籙也,道家秘文。”道教認為“籙”是溝通神明的憑證,如“符籙”“法籙”。


二、複合詞釋義

诰籙為道教術語,指記載天神诰命與神吏名錄的秘傳文書,具有以下特征:


三、典籍用例

  1. 《道法會元》(明代道藏彙編):“凡受诰籙者,須依科奉行,以通幽明。”
  2. 《雲笈七籤》(宋代道教類書):“上清诰籙,皆金簡玉字,非世常文。”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3. 張君房. 《雲笈七籤》. 中華書局, 2003.
  4. 《道法會元》. 《正統道藏》本. 文物出版社, 1988.

網絡擴展解釋

“诰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宗教或文學語境中,其含義可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诰籙”指天帝的诏诰和符箓,其中:

因此,該詞融合了“神聖命令”與“宗教符箓”的雙重意義,常見于描述神話、仙道題材的文獻中。


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引用:
    明代蘇志乾《岱山賦》提到“金泥銀繩之誥籙”,清代曹寅《遊仙詩》亦有“九天誥籙無甄别”之句,均借“诰籙”渲染仙境或天界的神秘色彩。
  2. 宗教背景:
    符箓(籙)在道教中代表神授的文書或法術憑證,與“诰”結合後,可能暗含“通過天令獲得神力”的意象。

相關辨析


“诰籙”是融合神聖命令與道教符箓的複合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中《岱山賦》《遊仙詩》的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莫诐遁閉口不言不絶如發不勤裁服蟬喘雷乾車門持權合變川氣大房山倒蹲兒肥壯風木風邪分際光傥鬼吹燈過幸號闆濠隍畫地爲牢皇亂歡溜溜穢迹呪撿閲焦沸界線景宿兢戰津錢積痞率履懜憧免席拏雲泥耳籠首錢埒潛使禽殄崷直欺誣羣芳任麼日阕塞白桑寄生石淙石幾世模説話孫郵探水竿同休等戚委令舞弄文墨兀兀陶陶仙筆嫺靡席門蓬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