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丘壟 ”。 1.墳墓。《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塋丘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貴賤之等級。” 孫希旦 集解:“墓域曰塋,其封土而高者曰丘壟。”《墨子·節葬下》:“有喪者曰:棺椁必重……丘隴必巨。”《漢書·楚元王傳》:“ 黃帝 葬于 橋山 , 堯 葬 濟陰 ,丘壠皆小,葬具甚微。”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 明 王世貞 《鳴鳳記·拜谒忠靈》:“丘隴頽,桑田變,天涯和鶴空悲咽。”
(2).壟畝;田園。 南朝 宋 鮑照 《代邊居行》:“不覩車馬迹,但見麋鹿場。長松何落落,丘隴無復行。”《舊唐書·蕭至忠傳》:“憸利之輩,冒進而莫識廉隅;方雅之流,知難而斂分丘隴。” 清 唐甄 《潛書·兩權》:“豪傑失望,思歸丘隴,人心解蔽,不可復振。”
“丘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墳墓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月令》,描述冬季修整墳墓的規格等級,如“塋丘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貴賤之等級”。在《墨子·節葬下》中也有“丘隴必巨”的記載,強調厚葬習俗中墳墓的規模。
近義詞:丘墓、墳冢。
指壟畝或田園
南朝鮑照《代邊居行》中“長松何落落,丘隴無復行”即用此意,描述田園荒蕪的景象。
經典文獻
比喻引申
可形容地勢起伏不平,或事物變化多端,如“丘隴無復行”暗喻田園荒廢後的自然地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墨子》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丘隴》(qiū lǒ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丘隴》的部首和筆畫進行拆分,并了解其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一些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丘隴》的第一個字《丘》的部首是一,總共有二筆;第二個字《隴》的部首是阝,總共有八筆。
《丘隴》是一個古老的詞語,它代表了山地地貌。《丘》指的是小山丘,而《隴》指的是連綿的山脊。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山脈之間連綿起伏的地形。
《丘隴》的繁體字形為「丘隴」,也有一些地區或文化習慣使用「丘壟」。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丘隴》來說,它的古代寫法為「丠隴」,我們可以看到字形的變化。
1. 這個國家的北部地區地勢非常複雜,丘隴起伏。
2. 他常常在丘隴間徒步旅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與《丘隴》相關的組詞有:丘陵、山隴、隴上等。
與《丘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山脈、山脊、山峰等;與《丘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平原、平地、平坦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