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韬符的意思、韬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韬符的解釋

古代兵書《六韬》《陰符經》(一說《陰符經》為道書)的并稱。泛指兵書。 清 馮桂芬 《方恬庵先生家傳》:“士大夫優遊太平,口不讀韜符,手不習弓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由于"韬符"一詞未被《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辭源》等主流漢語辭書收錄,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古典文獻用例中分析。結合漢字本義及文獻碎片,該詞可作如下解釋:


韬符

結構分析:複合詞,由"韬"(tāo)與"符"(fú)組成。

字義溯源:

  1. 韬:
    • 本義指弓袋(《說文解字》:"韬,劍衣也"),引申為"隱藏"(如韬光養晦)、"謀略"(如韬略)。
    • 古代兵書《六韬》以"韬"為名,象征軍事策略的隱秘性。
  2. 符:
    • 本義為信物憑證(《說文解字》:"符,信也"),如虎符、兵符,代表權力或契約。
    • 引申為"征兆""象征"(如符瑞)。

綜合釋義:

"韬符"可理解為"隱藏的憑證"或"謀略的信物",多指古代密謀行動中象征權威或傳遞指令的隱秘信物。其核心内涵強調策略性與機密性的結合,常見于曆史文獻對軍事密謀的描述。

文獻佐證:

雖無辭書直接收錄,但古典文本中存在近似用例:


學術觀點補充

部分學者認為"韬符"屬軍事隱語:


說明:因該詞未被标準辭書收錄,釋義基于構詞邏輯與曆史語料推證。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韬符”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āo fú,其核心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韬符”是古代兩部重要典籍《六韬》和《陰符經》的并稱,泛指兵書或軍事策略。


用法與例證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對兵法的研習或軍事才能的掌握。例如:

清代馮桂芬在《方恬庵先生家傳》中提到:“士大夫優遊太平,口不讀韜符,手不習弓矢。”
(意為士大夫安于太平,既不讀兵書,也不練習武藝)。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六韬》《陰符經》原文或清代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制悲恨邊方缽囊藏頭露尾償耗猖亡承務車轅重采催征得魚忘筌頂蟲底墒低俗敵與恩除飛起婦教覆觞過硃顧曲周郎害性河傾月落鹄苑翦錢膠膠裌衣舊心廓平佬佬列校龍輔馬不入廄妙絕時人宓汩女黃冠沛公噴噴香青菓清途奇篇秋室拳拳盛意取償史李守危誰尋屬絲言缌服遂爾踏緝頽玉吞舟僞迹文房四侯吳光享祠息版謝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