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房四侯的意思、文房四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房四侯的解釋

指筆、硯、紙、墨。古人戲稱筆為 管城侯 毛元銳 ,硯為 即墨侯 石虛中 ,紙為 好畤侯 楮知白 ,墨為 松滋侯 易玄光 ,故稱。參閱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引 文嵩 《四侯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房四侯”是中國古代文人對其書房中四樣常用文具的雅稱和拟人化稱謂,源自宋代林洪所著的《文房圖贊》。該書将文房用具比作輔佐君王的賢臣,賦予它們人格化的官職和名號,體現了文人對器物的珍視與雅趣。具體指代如下:

  1. 管城侯:指毛筆。

    • 釋義:“管城”暗喻毛筆的筆杆(古代筆杆常用竹管制成)和其書寫城池(文字)的功能。被封為“侯”,象征毛筆是文房中的首要工具,統領文字。
    • 出處與參考:宋代林洪《文房圖贊·管城侯毛元銳》。後世文人墨客常沿用此稱,如韓愈《毛穎傳》中稱筆為“管城子”,亦與此意相通。
  2. 松滋侯:指墨。

    • 釋義:“松滋”指墨的主要原料松煙(古代優質墨用松木燃燒的煙灰制成)。被封為“侯”,喻指墨色如漆,光澤滋潤,是書寫繪畫不可或缺的材料。
    • 出處與參考:宋代林洪《文房圖贊·松滋侯易玄光》。此稱點明了墨的材質(松煙)和特性(滋澤)。
  3. 即墨侯:指硯台。

    • 釋義:“即墨”有雙重含義:一是諧音“積墨”,指硯台是蓄積墨汁的所在;二是借用古地名“即墨”(今山東境内),賦予其曆史厚重感。被封為“侯”,強調硯台作為研墨、盛墨之器的核心地位。
    • 出處與參考:宋代林洪《文房圖贊·即墨侯石虛中》。此稱形象地描述了硯台的功能(盛墨)和質感(石制)。
  4. 好畤侯:指紙。

    • 釋義:“好畤”同樣有雙關之意:“畤”本指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引申為承載神聖文字的地方;“好畤”也暗指紙張質地優良、適宜書寫(“好”指優良,“畤”通“治”,有治理、承載之意)。被封為“侯”,喻指紙張是文字最終的承載者。
    • 出處與參考:宋代林洪《文房圖贊·好畤侯楮知白》。“楮知白”點明了紙的原料(楮皮)和顔色(白)。

總結與文化内涵: “文房四侯”的稱謂并非簡單的分類,而是宋代文人雅士對文房用品充滿情趣的文學性創造。它将筆墨紙硯這四種實用器物提升到“侯爵”的地位,賦予它們人格、姓名(如毛元銳、易玄光、石虛中、楮知白)和職責,反映了:

這一典故在後世文人中廣為流傳,成為“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一個富有文化韻味的别稱,常見于詩詞歌賦和文人筆記之中,是中華書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文房四侯”是古代對文房四寶(筆、硯、紙、墨)的拟人化戲稱,将四種工具分别賦予爵位和姓名,源于宋代文獻。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代文房四寶,即:

  1. 筆:被戲稱為“管城侯毛元銳”,因毛筆筆杆形似管狀城池;
  2. 硯:稱“即墨侯石虛中”,硯台多由石材制成,“即墨”可能指硯石産地;
  3. 紙:名“好畤侯楮知白”,“楮”為造紙原料楮樹皮;
  4. 墨:號“松滋侯易玄光”,因傳統制墨多用松煙,墨色玄黑有光澤。

二、文化背景
這一稱謂出自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引用的文嵩《四侯傳》,以拟人手法賦予文具人格化特征,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書寫工具的珍視與雅趣,與“文房四寶”的嚴肅稱謂形成趣味性對比。

三、現代意義
如今“文房四侯”的用法較少見,更多作為文學典故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本質仍指向傳統書寫工具,可視為“文房四寶”的别稱。

别人正在浏覽...

罷敝報葬北疆俵分标映猜想姹女查找陳蕃室伧子崇崛地質學東偏獨沉耳鬓撕磨鵝溪素繁穢鳳函甘限文書槅子古今中外過宿債寒冱鴻名猴梅黃栌火炙澆瓜之惠節授救提繼躅課戶斂瘗木通釀酒藕斷絲連盤川平法曝巫輕翮氣業人和三巴三十傷缺善宦神先識文談字石苋霜風書士司原私政台所徒長外此違恩負義維他命夏海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