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覆觞的意思、覆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覆觞的解釋

(1).覆置酒杯。意謂喝幹杯中的酒。 漢 鄒陽 《酒賦》:“乃縱酒作倡,傾盌覆觴。” 元 袁桷 《再次韻伯生兼簡仲章》:“愧非酒中聖,客至同覆觴。”

(2).表示不飲。《文選·劉琨<答盧谌>詩》:“澄醪覆觴,絲竹生塵。” 李善 注引《淮南子》:“酒澄而不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覆觞是漢語古語詞,本義指将酒杯倒扣于案,表示停止飲酒的行為。該詞由“覆”與“觞”二字構成,其中“覆”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蓋也”,引申為翻轉、傾覆之意;“觞”則特指古代盛酒器,《禮記·投壺》注疏載“觞,爵實曰觞”,後泛指酒杯。二字合稱最早見于《後漢書·張衡傳》“執雕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止”,李賢注引典故稱“覆觞”為倒置酒杯以示戒飲的儀式動作。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用于表達節制之志。如唐代王勃《乾元殿頌》中“覆觞知舉鼎之難”,即以倒置酒杯暗喻對奢靡之風的警惕。宋代《太平禦覽》引《韓詩外傳》記載周公“覆觞不飲”的典故,進一步強化了該詞承載的克己複禮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覆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倒置酒杯,飲盡酒液
    字面指将酒杯倒扣,表示喝幹杯中酒。常用于宴飲場景,體現豪邁或盡興的狀态。
    例:漢代鄒陽《酒賦》中“傾盌覆觞”,元代袁桷詩中“客至同覆觞”,均描述縱情飲酒的情景。

  2. 表示拒絕飲酒
    通過倒置酒杯的動作,象征停止飲酒或不願再飲。
    例:劉琨《答盧谌詩》“澄醪覆觞”,李善注釋引《淮南子》“酒澄而不飲”,強調不飲之意。

二、延伸解析

參考資料

釋義綜合自權威詞典和漢典,例句均出自古籍原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文選》《淮南子》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班直不二色不可耐草刺兒成利尺波沖室倒逼電梯诋谯遁巡躲猾兒煩酲廢敗飛宇賦材附飾感變沽名要譽緩獄嘩誅火鐮兼采交白階溜吉诃德九華雲流送龍景魯彥周罵倨貌離神合冒亂孟叟潑眼切入清尚齊攢睿文缛節上火奢靡肆筆四愁詩死信所知逃號桃羞李讓惕心僮幹挽額務求烏斯藏無心草武議香煤校籍枭羣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