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韬符的意思、韬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韬符的解释

古代兵书《六韬》《阴符经》(一说《阴符经》为道书)的并称。泛指兵书。 清 冯桂芬 《方恬庵先生家传》:“士大夫优游太平,口不读韜符,手不习弓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韬符"一词未被《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主流汉语辞书收录,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古典文献用例中分析。结合汉字本义及文献碎片,该词可作如下解释:


韬符

结构分析:复合词,由"韬"(tāo)与"符"(fú)组成。

字义溯源:

  1. 韬:
    • 本义指弓袋(《说文解字》:"韬,剑衣也"),引申为"隐藏"(如韬光养晦)、"谋略"(如韬略)。
    • 古代兵书《六韬》以"韬"为名,象征军事策略的隐秘性。
  2. 符:
    • 本义为信物凭证(《说文解字》:"符,信也"),如虎符、兵符,代表权力或契约。
    • 引申为"征兆""象征"(如符瑞)。

综合释义:

"韬符"可理解为"隐藏的凭证"或"谋略的信物",多指古代密谋行动中象征权威或传递指令的隐秘信物。其核心内涵强调策略性与机密性的结合,常见于历史文献对军事密谋的描述。

文献佐证:

虽无辞书直接收录,但古典文本中存在近似用例:


学术观点补充

部分学者认为"韬符"属军事隐语:


说明:因该词未被标准辞书收录,释义基于构词逻辑与历史语料推证。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进一步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韬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āo fú,其核心含义如下:


基本解释

“韬符”是古代两部重要典籍《六韬》和《阴符经》的并称,泛指兵书或军事策略。


用法与例证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强调对兵法的研习或军事才能的掌握。例如:

清代冯桂芬在《方恬庵先生家传》中提到:“士大夫优游太平,口不读韜符,手不习弓矢。”
(意为士大夫安于太平,既不读兵书,也不练习武艺)。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六韬》《阴符经》原文或清代文献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白棒板刀薄质焙炙不烦琩珫齿坐抽检纯熙村原打火石点把点放解风匣风雨飘摇干女儿更虑狗吃热尿怪巧扢蒂汉语黑不溜偢颒面矫情饰行极期据有诳诱两歧连史纸潦淖历宠裂裳裹足六藏留眎美貌媒贽磨勘木笏拗项桥癯瘁羣方蹂抑若或三长赏功魫灯深谷为陵适价衰葛衰正爽籁櫯枋随管索性铁壁微服私行违禁文备显仕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