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列校的意思、列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列校的解釋

東漢 時守衛京師的屯衛兵分作五營,稱北軍五校,每校首領稱校尉,統稱列校。 唐 五代 時地方軍隊亦設列校。《後漢書·皇後紀下·桓帝鄧皇後》:“﹝ 桓帝 ﹞又封 統 弟 秉 為 淯陽侯 。宗族皆列校、郎将。”《新唐書·康承訓傳》:“ 武寧 兵七百戍 桂州 ,六歲不得代,列校 許佶 、 趙可立 因衆怒殺都将。”《舊五代史·世襲傳一·韓遜》:“ 韓遜 ,本 靈州 之列校也。” 宋 秦觀 《進策·盜賊下》:“ 唐 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列校”是古代軍事職官名稱,其含義和演變可結合不同時期的曆史背景進行解釋:

  1. 東漢時期的含義
    列校最初指東漢守衛京師的屯衛兵編制單位。京師駐軍分為五營(即北軍五校),每營首領稱為校尉,統稱為“列校”。例如,《後漢書》記載桓帝時期鄧皇後家族成員多擔任列校或郎将,反映出列校是中央禁軍的重要職位。

  2. 職能與結構

    • 北軍五校包括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每校兵力約數百至千人。
    • 校尉作為列校的統領,需直接負責京師防衛,并可能參與重要軍事行動。
  3. 唐代及五代的擴展
    唐五代時期,“列校”的職能擴展到地方軍隊。例如《新唐書》記載,武甯節度使麾下的列校許佶、趙可立曾因兵變殺都将,說明地方藩鎮也設有列校職位。

  4. 詞源與綜合釋義
    列校的“校”源自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校尉為統兵官,而“列”表示并列或分屬不同營級單位。綜合來看,列校既指代校尉群體,也泛指中低級軍官階層。

列校的核心含義是“分營統領的校尉”,其職能從東漢的中央禁軍擴展到唐代地方軍隊,成為不同時期軍事體系中的重要職位。需注意具體語境中的時間背景以準确理解其職責範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列校》的意思

《列校》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整理檢查”。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具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書畫

- 列:纟(纟是絲的意思)+ 列(159畫)

- 校:木 (木是樹) + 交 (交是叉的意思) + 木 (木是樹) + 丨 (丨是一的意思) + 丿 (丿是撇的意思) + 一 + 丿 (丿是撇的意思) + 一 (一是橫的意思) + 丨 (丨是一的意思) + 一 (一是橫的意思) + 丶 (丶是點的意思) + 一 (一是橫的意思)。

來源

《列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起初是用來形容對文書或者文件進行整理、核對的過程。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個詞逐漸被廣泛應用在其他領域。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列校》是這個詞的正體字書寫方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漢字的時候,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但是《列校》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和現代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 他花了一整個下午對書房進行了一次仔細的《列校》。

- 團隊的秘書負責對重要文件進行《列校》,以确保準确性。

組詞

- 梳理、整編、審查、核對。

近義詞

- 核查、整理、審核、檢驗。

反義詞

- 混亂、雜亂、漫不經心、隨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