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 钱振伦 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6*男 令徽 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谢於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 朝恩 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章汉语 快速查询。
金章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及《后汉书》《唐六典》等史料记载。
“金章”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解释:
官印的象征
多指金质或铜质的官印,借以象征官职地位。例如南朝鲍照《建除》诗中“左右佩金章”,《文选》注解明确其为铜印。唐代杜甫诗中“久坐密金章”也印证了金印与权位的关联。
仕途的代称
因官印代表权力,故“金章”可引申为官宦仕途,如宋代柳永词中“星闈上笏金章贵”即通过金章暗喻显赫的官场身份。
古代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被称为“金章”,例如唐代《杜阳杂编》记载鱼朝恩为其子求赐紫衣金章,突显其作为高阶官服的象征意义。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历史文献中多指向官职或官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
爱才如命阿阇黎阿屯白实豹祠变革宾王比善擘析不可胜算常满尊晨旭侈鬭赐示调贴钉齿耙斗南返璧焚劫赋职诰令归戴候比胡服婚对豁然开朗简板对骄狷寄语君上坎廪库金老公公纍然冷色寥宇买祸妙质敏而好学铭诔秘书丞乃蛮溺惑牵裳前业清身禽妆脐香癯瘁取悦三小凤凰失君使君束广就狭缩色头鹅宴托门子翫弄瓦肆诬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