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d word]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传话,转告。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 刘希夷 《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陈毅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寄语”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表达情感、祝福或嘱托,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传递的话语,既可以是祝福、劝勉,也可以是忠告或叮嘱。其核心在于情感的传递与思想的表达。
词性与用法
常见类型与例句
延伸意义
寄语不仅传递信息,更承载情感寄托,常用于正式场合(如毕业典礼)或文学作品中,增强感染力。
若需更多例句或具体场景用法,可参考汉典和古诗文中的经典案例。
寄语,常用词汇,多用于写信或附言时表达祝愿、叮嘱的话语。通常包含对接收者的祝愿或期望。寄语是一种表达真情实意的方式,常见于个人之间的书信、贺卡、纪念册等。
寄语的拆分部首为宀(宝盖头)和言(言字旁),总共有8个笔画。
《寄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时,人们常以字、诗句等形式将自己的寄托与祝福寄予他人,这种习俗逐渐形成了“寄语”的概念,并延续至今。
《寄语》在繁体中的书写形式为「寄語」。
在古代,「寄语」的写法有所不同。可以写作「寄語」或「寄語」。其中的「寄」意为托付、交付,「語」则表示言辞、话语。
1. 他在信中寄语我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太勉强自己。
2. 毕业纪念册上,她写下了对同学们的美好寄语。
3. 我收到了你的贺卡,感谢你的祝福和寄语。
祝福、问候、告诫、留言、贺词、赐福、致辞
祝愿、祝语、祝福、祷告、诸君、唁文
咒骂、诅咒、诅咒语、恶言
白屋陂艿灿然成速逞刑乘障打张鷄儿登闻帝晖第恐丢针儿梵宫肥瘦佛出世绋讴共头管叔关宴过客哈哄哄合意哗骇猾竖降路吉贝届期进涉距来皲手茧足郡佐夸诳烂赏流延龙凤团路钤旻云密涂幕职弄涛喷沸朋酒之会批风抹月乾笔奇器秋县旗子曲士扰驯誓不罢休失风水作外宽内深舞台纤歌湘山祠县考显像管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