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章的意思、金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章的解釋

(1).金質的官印。一說,銅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鮑照 《建除》詩:“開壤襲朱紱,左右佩金章。” 錢振倫 注引《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銅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将士》詩之一:“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樓春》詞:“星闈上笏金章貴。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蔣士铨 《桂林霜·告變》:“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黨,隻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上:“﹝ 魚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6*男 令徽 位處衆僚之下,願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語,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謝於殿前。上雖知不可,強謂 朝恩 曰:‘卿兒着章服大宜稱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金章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金章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1. 官印代稱:漢代至明清時期,金章指代官員佩戴的金質印章,象征權力與品級。例如《後漢書·輿服志》記載,俸祿二千石以上的官員佩“銀印青绶”,更高職位者用“金章紫绶”。
  2. 符信與身份标識:唐代金章為高級官員的符信,如《唐六典》提及三品以上官員持“金裝符”,作為出入宮廷的憑證。
  3. 服飾佩飾:宋代以後,金章演變為官服上的金質裝飾,如《宋史·輿服志》描述文官禮服綴有“金章”,以區别官階。
  4.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金章常比喻功名顯赫,如陸遊詩句“當年金章勳業在”,借物喻志。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及《後漢書》《唐六典》等史料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金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涵蓋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指代官職與仕途

  1. 官印的象征
    多指金質或銅質的官印,借以象征官職地位。例如南朝鮑照《建除》詩中“左右佩金章”,《文選》注解明确其為銅印。唐代杜甫詩中“久坐密金章”也印證了金印與權位的關聯。

  2. 仕途的代稱
    因官印代表權力,故“金章”可引申為官宦仕途,如宋代柳永詞中“星闈上笏金章貴”即通過金章暗喻顯赫的官場身份。

二、高級官員的服飾

古代三品以上官員的官服被稱為“金章”,例如唐代《杜陽雜編》記載魚朝恩為其子求賜紫衣金章,突顯其作為高階官服的象征意義。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曆史文獻中多指向官職或官服,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嗳聲歎氣闆帳辦梓編纂镳镳鼻炎裳服鈔邏疊出低聲啞氣洞心駭耳短撅撅分白風裡言風裡語奮袂而起共性與個性河皷和說互感揮墨假而降居監宮鍵阍教職劫打嗟呼急健擊節歎賞盡愛饑色卷簾門肯堂肯構刻盩寬泰酷厲老倒蠟種淚泉六和塔龍拏虎跳輪燈煤火努嘴胖唇聘請遷土雀忭染風習俗禳田桑穰神色不驚書蠹順口溜蜀子微賤文畫烏燈黑火霧疊閑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