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焙粉的意思、焙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焙粉的解釋

面食發酵用的一種粉劑。用適量碳酸氫鈉、酒石酸和澱粉混合以代酵母,産生二氧化碳的白色粉末。也叫發粉、起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焙粉”是漢語中用于描述食品加工領域的一個專業名詞,指一種以碳酸鹽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化學膨松劑,俗稱“發酵粉”或“泡打粉”。其核心作用是通過受熱分解産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結構,常見于烘焙制品如面包、蛋糕的制作過程中。

化學組成與作用機制

焙粉通常由堿性物質(如碳酸氫鈉)和酸性物質(如酒石酸氫鉀、磷酸二氫鈣)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并添加澱粉作為穩定劑。在加熱條件下,酸堿成分發生中和反應,釋放二氧化碳氣體,推動面團體積膨脹。例如,碳酸氫鈉與酒石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石酸鈉,其反應式可表示為:

$$

text{NaHCO₃ + H⁺ → CO₂↑ + H₂O + Na⁺}

$$

該過程需精準控制酸堿配比,避免殘留苦味或過度膨脹。

曆史發展與行業應用

焙粉技術起源于19世紀歐洲工業化烘焙需求,20世紀初傳入中國後逐漸替代傳統酵母發酵法。現代食品工業中,焙粉按反應速度分為“單效型”(遇水即反應)和“雙效型”(分階段反應),後者更適用于冷凍面團等複雜工藝。據《中國食品添加劑手冊》統計,焙粉在烘焙業使用覆蓋率超過80%,是饅頭、餅幹标準化生産的核心輔料。

安全規範與标準

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 2760-2024)明确限定焙粉中鋁含量需低于100mg/kg,推薦選用無鋁複合膨松劑。過量使用可能導緻食品堿味過重或營養損失,專業烘焙師建議添加量為面粉重量的1%-3%為宜。

注:文獻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食品化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中國食品添加劑手冊》(2023修訂版)等權威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焙粉”的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焙粉是一種用于面食發酵的化學膨松劑,呈白色粉末狀,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小蘇打)、酒石酸和澱粉的混合物。它通過遇水或加熱産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膨脹松軟,常用于替代傳統酵母。

2.别稱與地區差異

3.功能原理

焙粉中的碳酸氫鈉與酸性物質(如酒石酸)在水分和高溫下發生反應,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形成面食中的氣孔結構,從而提升口感松軟度。

4.應用場景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配方或使用技巧,可參考的實例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八股式半殖民地背廳貶秩抽打竄走崔徽單夫隻婦斷梗飛蓬斷崖式爾詐我虞負殿甘酪鳏鳏駭然鴻鳥火采霍綽火主減色斤斤計較戟槊肌雪克濟誇诮逵舍六親不認籠撚眇小冒頓末佐嫩草餪生盤子陪宴皮弁草披子剖疑千峰萬壑僑郡窮源溯流泣下沾襟群聚染家仁宇三花馬三鑒上卷失格疏傅私童跳欄尾骨沃州龌濁無明業火無頭顯過顯沒細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