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鳏鳏的意思、鳏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鳏鳏的解釋

憂愁難寐目不閉貌。《釋名·釋親屬》:“愁悒不寐,目恒鰥鰥然也。” 唐 李商隱 《宿晉昌亭聞驚禽》詩:“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金 元好問 《洛陽衛良臣以星圖見贶漫賦》之一:“鰥鰥魚目漫漫夜,盼到明星老卻人。” 清 唐孫華 《漁父詞》之三:“湖上鴛鴦亦竝頭,鰥鰥魚目夜長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鳏鳏”是一個疊詞,其含義與“鳏”的本義及引申義相關,需結合文獻和字源綜合理解:

  1. 基本含義
    指憂愁難眠、雙目不閉的狀态。該詞源于“鳏”的假借用法,本義為“大魚”(見、2),後假借為“矝”(憐憫),引申為孤獨憂愁之意。如《釋名》提到“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形容人因憂思無法閉眼入睡。

  2. 文學中的引申與用例

    • 唐代李商隱《宿晉昌亭聞驚禽》用“羁緒鳏鳏夜景侵”描寫漂泊中徹夜難眠的愁緒。
    •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描述香菱學詩時“兩眼鳏鳏,直到五更”,凸顯其專注與焦慮交織的狀态。
  3. 字義演變關聯
    “鳏”在古籍中多指“老而無妻者”,而“鳏鳏”通過疊詞形式強化了孤獨無依的情感色彩,進一步引申為因孤寂或憂思導緻的失眠狀态。提到“鳏”可比喻“愁思不眠”,印證了這一關聯。

“鳏鳏”既保留了“鳏”的孤獨内核,又通過疊字生動刻畫了因愁緒難以安眠的具象狀态,常見于古典詩文表達深沉情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鳏鳏的意思

鳏鳏(guānguān)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喪偶的男子,也可以用來形容喪偶的夫婦。這個詞語在社會中被廣泛使用,常用來描述單身的喪偶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鳏鳏的字形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鳥(鳥)和官(宀)。它的總筆畫數為20畫。

來源

鳏鳏這個詞語最初源自《詩經·周南·鱗鳏之什》。在這首古代詩歌中,鳏鳏被用來形容溝通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被阻斷,喻意夫妻分離的痛苦。

繁體

鳏鳏的繁體字為鰥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鳏鳏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的古代字形中,鳏鳏的字形為“鳥官”。這種寫法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逐漸簡化為現代的形式。

例句

1. 他成為了一名鳏鳏,孤獨地生活着。

2. 這對鳏鳏夫婦經曆了很多磨難,卻依然相互支持。

組詞

- 鳏鳏忍(guānguānrěn)

- 鳏鳏寡(guānguānguǎ)

- 鳏鳏孜孜(guānguānzīzī)

近義詞

- 守寡

- 寡居

- 喪偶

反義詞

- 夫妻

- 夫婦

- 丈夫/妻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