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級僚屬。《魏書·胡叟傳》:“ 劉義隆 梁 秦 二州刺史 馮翊 吉翰 ,以 叟 才士,頗相禮接。授 叟 末佐,不稱其懷。”
“末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末佐”指低級僚屬,即職位較低的輔佐官員或下屬。該詞常用于形容在官僚體系中地位不高的輔助性職務。
出處與例證
根據《魏書·胡叟傳》記載,南朝劉宋時期的梁秦二州刺史吉翰因賞識胡叟的才能,授予其“末佐”一職,但胡叟對此職位并不滿意。原文記載:“授叟末佐,不稱其懷。”
詞義構成分析
補充說明
“佐”在古代多指輔助性官職(如“縣佐”“州佐”),而“末佐”更加強調其地位的低級屬性,常見于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文獻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魏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的釋義。
末佐是一個漢字詞彙,表示為“末”和“佐”兩個字的結合。這個詞具有多種不同的含義,下面将詳細介紹。
末佐的第一個字是“末”,它是由木字旁和右邊的一橫構成,總計五個筆畫。第二個字是“佐”,它是由人字旁和左邊的一橫組成,總計八個筆畫。
末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末”字表示“盡、終”,“佐”字表示“輔助、幫助”。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末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末佐的字形可能會有些不同。然而,它的含義仍然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末佐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和末佐相關的詞彙:
以上介紹了末佐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