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鑒的意思、三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鑒的解釋

謂以鏡、以古、以人為鑒。指正人心身的标準。《北堂書鈔》卷一三六引 漢 荀悅 《申鑒》:“君子有三鑑:鑑乎古,鑑乎人,鑑乎鏡。”今本《申鑒·雜言上》“鑑”字作“鑒”,文并異。《新唐書·魏徵傳》:“帝( 唐太宗 )後臨朝,嘆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内防己過。今 魏徵 逝,一鑑亡矣!’”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舊唐書·魏徵傳》“鑑”字皆作“鏡”。 明 袁宗道 《挽周老師》詩之二:“國自憐三鑑,人誰續五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鑒”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核心含義是通過三種不同的參照标準來審視自身或事物,以達到正心修身、明辨是非的目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三鑒”指以鏡、古(曆史)、人(他人)為鑒,分别對應三種自我反思與判斷的維度:

  1. 以鏡為鑒:通過鏡子整理衣冠,象征外在行為的端正。
  2. 以古為鑒:借鑒曆史經驗,分析國家興衰規律,指導當下決策。
  3. 以人為鑒:通過他人的言行得失,反思自身不足,完善自我。

二、曆史出處

此概念最早見于《申鑒·雜言上》:“君子有三鑒:鑒乎古,鑒乎人,鑒乎鏡。”後被《新唐書·魏徵傳》記載為唐太宗的名言。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感歎失去了一面“人鑒”,并強調“三鑒”對治國修身的重要性。

三、延伸意義

現代語境中,“三鑒”常被引申為全面審視事物的方法,強調從不同角度(如客觀規律、曆史經驗、他人評價)綜合分析問題,避免片面判斷。

四、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新唐書》或漢代荀悅的《申鑒》。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鑒》的意思

《三鑒》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三個鑒定”的意思。它可以用來表示對某個事物或者情況進行三個不同方面的審視和判斷。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鑒》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又”、“木”、“刀”、“冂”部首。

它一共包含了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三鑒》這個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在古代的文獻和書籍中有提及。繁體寫作「三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三鑒》這個詞在古代寫作「叁鑒」,其中用的是古代的數字符號“叁”,代表數值“三”。

例句

1. 這個問題需要從心理、科學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三鑒。

2. 對于買房子的決策,你需要做三鑒,考慮價格、位置和質量。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鑒别、審鑒、鑒定、鑒賞

近義詞:三思、三察、三思而行

反義詞:不加思索、漫不經心、輕率行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