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焙粉的意思、焙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焙粉的解释

面食发酵用的一种粉剂。用适量碳酸氢钠、酒石酸和淀粉混合以代酵母,产生二氧化碳的白色粉末。也叫发粉、起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焙粉”是汉语中用于描述食品加工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指一种以碳酸盐类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膨松剂,俗称“发酵粉”或“泡打粉”。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常见于烘焙制品如面包、蛋糕的制作过程中。

化学组成与作用机制

焙粉通常由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和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氢钾、磷酸二氢钙)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并添加淀粉作为稳定剂。在加热条件下,酸碱成分发生中和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推动面团体积膨胀。例如,碳酸氢钠与酒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石酸钠,其反应式可表示为:

$$

text{NaHCO₃ + H⁺ → CO₂↑ + H₂O + Na⁺}

$$

该过程需精准控制酸碱配比,避免残留苦味或过度膨胀。

历史发展与行业应用

焙粉技术起源于19世纪欧洲工业化烘焙需求,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逐渐替代传统酵母发酵法。现代食品工业中,焙粉按反应速度分为“单效型”(遇水即反应)和“双效型”(分阶段反应),后者更适用于冷冻面团等复杂工艺。据《中国食品添加剂手册》统计,焙粉在烘焙业使用覆盖率超过80%,是馒头、饼干标准化生产的核心辅料。

安全规范与标准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明确限定焙粉中铝含量需低于100mg/kg,推荐选用无铝复合膨松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食品碱味过重或营养损失,专业烘焙师建议添加量为面粉重量的1%-3%为宜。

注:文献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食品添加剂手册》(2023修订版)等权威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焙粉”的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焙粉是一种用于面食发酵的化学膨松剂,呈白色粉末状,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小苏打)、酒石酸和淀粉的混合物。它通过遇水或加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常用于替代传统酵母。

2.别称与地区差异

3.功能原理

焙粉中的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如酒石酸)在水分和高温下发生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形成面食中的气孔结构,从而提升口感松软度。

4.应用场景

5.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配方或使用技巧,可参考的实例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谱百巧千穷百星包容贬罚兵阑鼻翼长庆陈贺床上安床辞翰丹薄淡汝浓抹邓林调律帝垣方目纱飞栋附向钢钎瘑疮黑牡弘烈鸿品佳句践厤佳气颉臯截教疾风暴雨积稔刻骨痾疹老本良宝两岐年懔厉卖串儿命快慕思奶腔柅格农业局破使迁坐渠椀曲谕扰扰胶胶圣皇侍卫恕躬水沴谈啁逃卒提花同棺狎猎销亡卸磨杀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