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ray;dish;plate]∶見“盤 1 ”
(2) [price]∶價錢;底價
他替你講盤子
(1).敞口扁淺的盛物器皿。似碟而大。《金石萃編·唐濟渎廟北海壇祭器碑陰記》:“疊子五十隻,盤子五十隻。”《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一個人托着盤子,取出八個菜碟,兩把酒壺,放在桌上。” 茅盾 《陀螺》二:“奶媽正在揩拭一些大號的‘水晶’盤子,幫着少奶奶裝出滿滿兒一盤一盤的嫩黃色的 天津 梨子。”
(2).指盤盛的肴馔。《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四個長隨都到後船來辦盤子,爐子上頓酒;料理停當,都捧到中艙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頑了一會,僧官又邀到家裡,晚上九個盤子吃酒。”
(3).商品行情。亦泛指價錢。《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三回:“我託朋友來先把你師父的盤子講好了,我自己去替你置辦東西。”《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找大人帶來的廚子,同他講盤子,那廚子一口咬定要三百吊一天。”《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他開的盤子太大了,過少不好出口,卑職還了他三萬。”
(4).方言。指臉龐。 沙汀 《在祠堂裡》:“連上叫兩個兵把盤子給她花了就是了!”
“盤子”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基本含義
指日常使用的淺底餐具,多為圓形,用于盛放食物。材質包括陶瓷、玻璃、塑料等,如“瓷盤”“餐盤”。
引申用法
其他方言/俚語
部分地區可能賦予特殊含義,如北方方言中偶用“盤子”形容臉型(“大圓盤子臉”)。
若需更精準的解釋,請補充具體使用場景或領域。
盤子是一個漢字,通常指的是一種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比喻事物的形狀或功能與盤子相似的東西。
盤子的部首是皿,總筆畫數為六。
盤子源自古代的器皿,是由盤和子組成,盤用來指代具有盛放食物功能的器皿,子為後綴。
繁體字《盤子》中的「盤」與簡體字中的「盤」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差異。
在古時候,盤子的寫法為「皿子」,表示食物放在器皿裡的樣子。
1. 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盤子。
2. 她将盤子裡的水果分給了每個孩子。
餐盤、菜盤、碟子、托盤、蛋糕盤等。
碟子、托盤、飯盤等。
杯子、碗、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