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吏聯合治事。《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三曰官聯,以會官治。” 鄭玄 注:“官聯,謂國有大事,一官不能獨共,則六官共舉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隋太廟歌》:“官聯式序,奔走在庭。”
(2).猶官職。 宋高宗 《翰墨志》:“本朝自 建隆 以後,平定僭僞,其間法書名跡皆歸秘府。先帝時又加採訪,賞以官聯金帛。”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不肖輩業在官聯,恐生吏議, 邁兒 伏事便了。”
"官聯"一詞屬于漢語中的古語詞,現多用于學術研究和古籍解讀領域。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官制文獻記載,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官職關聯(本源義) 指古代官員在行政體系中的職責關聯性,典出《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六曰官聯,以會官治"。鄭玄注雲:"官聯,謂國有大事,一官不能獨共,則六官共舉之"。這種制度強調部門協作,類似現代行政中的聯席會議機制。
職務連帶(衍生義) 特指官員在履職過程中産生的連帶責任關系。《清史稿·職官志》載有"官聯考績,功過相抵"的記載,體現古代官僚體系中集體擔責的考核制度,與現代行政管理中的連帶責任制有曆史承繼關系。
文書聯署(應用義) 作為古代公文術語,指需要多個部門共同籤署的官方文件。明代黃佐《翰林記》所述"凡诏敕制诰,必經内閣官聯署,乃得頒行",這種制度設計保障了政令頒布的合法性,可視為現代聯合發文制度的雛形。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和古代行政制度研究領域。如需更詳盡的釋義,建議查閱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或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曆代職官辭典》等專業辭書。
“官聯”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現代用法進行區分:
官吏聯合治事
源自《周禮·天官·大宰》,指官員在處理重大事務時需協作完成,屬于制度性安排。例如《周禮》提到“三曰官聯,以會官治”,鄭玄注解為“國有大事,一官不能獨共,則六官共舉之”。這種用法強調行政效率,無貶義。
官職的代稱
宋代文獻中,“官聯”可指代官職本身。如宋高宗《翰墨志》記載朝廷賞賜時提到“賞以官聯金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案例,可參考《周禮》原文或現代反腐報道。
愛款卑怯北庭邊候博習不足數差撥陳娥定量鬥形紋鬥勇奮發蹈厲風門水口撫緝浮浪人乖調官紀官役寡約鼓盆之戚函養耗竭紅窗聽紅顔幻觀花腔腰鼓隳靡駕俗進級窘縮季孫烤餅可矜懇懇悱悱六輪子六子鸾閣綠浪賣法馬質苗田墨慘衣磨礲砥砺溺志破暖前文青瓊欽崟氣逾霄漢羣英山偈士望石妖水緊聳企韋袴纖垢憲禁閑說校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