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役的意思、官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役的解釋

(1).猶職銜。《金6*6*梅詞話》第三十回:“太師又向 來保 説道:‘累次承你主人費心,無物可伸,如何是好?你主人身上可有甚官役?’ 來保 道:‘小的主人,一介鄉民,有何官役!’”

(2).指小官吏和差役。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論》七:“《周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七曰胥,掌官序以治序;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其制歷代皆行之,是故府史胥徒即後世之官役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官役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官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職銜或官職
    指官員的職位或頭銜。例如《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回中,太師詢問來保的主人是否有官役,來保回答“一介鄉民,有何官役”,說明“官役”在此處代指官職。

  2. 小官吏與差役的統稱
    泛指基層官吏及被官府征調的勞役人員。清代恽敬在《三代因革論》中提到“府史胥徒即後世之官役也”,将古代官府中的文書、雜役等職位對應為“官役”。

二、用法與語境

三、補充說明

“役”單獨指代官府強制性的勞役或兵役(如“徭役”“兵役”),而“官役”更側重與官職、吏職相關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職官制度,可參考《周禮》或明清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官役

官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官(部首:宀,筆畫:6)和役(部首:彳,筆畫:7)。它的意思是指擔任官職以及履行官員所負責的職務。它是由兩個具有獨立意義的字組合而成。

來源和繁體

官役是古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周禮·公輸湜》篇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官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而官役也不例外。官的古字形為「宀‖阝‖皿」,而役的古字形為「彳‖卩‖勺」。這些古字形保留了官役字的原始意義。

例句

1. 他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官員,開始了他的官役生涯。

2. 官役責任重大,需要勤奮和才幹去履行。

組詞

官役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1. 官職(擔任官員的職位)

2. 役使(指揮、調度他人履行職責)

3. 官員(擔任官職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官役的近義詞是官職,因為兩者都指代擔任官員職務。其反義詞可以是非役,表示不擔任官員職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