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盆之戚的意思、鼓盆之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盆之戚的解釋

謂喪妻之痛。 宋 嶽珂 《寶真齋法書贊·劉武忠書簡帖》:“聞有鼓盆之戚,不易排遣,人之處世,不如意者,十常八6*九,凡百更須以道自處,無傷生也。” 宋 羅烨 《醉翁談錄·張時與福娘再會》:“ 張時 於未赴任之先,已有鼓盆之戚;方欲為親,及得 福娘 ,於是不復作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家綦貧,又有鼓盆之戚。”參見“ 鼓盆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鼓盆之戚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鼓盆之戚是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載的典故,典出《莊子·至樂》。這一成語原指莊子在妻子去世後擊瓦缶而歌的行為,後引申為表達對生死問題的豁達态度或喪妻之痛的代稱。其核心語義包含兩層内涵:

一、本義溯源

據《莊子·至樂》記載,莊子妻亡,惠子前往吊唁時,見莊子“箕踞鼓盆而歌”,質問其行為不合常禮。莊子則以生死如同四季循環的自然之理作答,認為人從無形之氣聚而生,氣散而亡,無需過度哀傷[1]。此處的“鼓盆”指敲擊瓦缶(古代陶制樂器),而“戚”原指悲戚,但莊子通過反常規的行為表達了對生命規律的哲學思考。

二、語義流變與引用

後世在使用中,“鼓盆之戚”逐漸演變為兩類語境:

  1. 喪妻的代稱:如宋代《夢粱錄》載“鼓盆之戚,雖父子之親不能止”,此處借典故婉指喪妻之痛[2];
  2. 達觀生死觀的象征:明代《玉光劍氣集》評莊子“鼓盆而歌,非忘情也,達命也”,強調其超越世俗哀樂的精神境界[3]。

現代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表示喪妻及喪妻之傷”,但在文學解讀中仍保留對莊子哲學内涵的诠釋。該成語的獨特之處在于通過行為矛盾(擊樂而歌與喪妻之悲)構建了生與死的辯證意象,成為中國文化中探讨生命哲學的經典符號。

參考資料:

[1]《莊子·至樂》原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uangzi/enjoyment-in-untroubled-ease/zh

[2]《夢粱錄》卷十八(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古籍:https://www.nlc.cn/dsb_zyyfw/dsb_gtkj/gjzc/

[3]《玉光劍氣集》卷九(中華書局古籍庫:https://www.zhbc.com.cn/

網絡擴展解釋

“鼓盆之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喪妻之痛,形容因妻子去世而感到悲傷。該成語源自《莊子·至樂》中莊子在妻子去世後“鼓盆而歌”的典故,但成語本身強調哀痛,而非莊子表現出的超然态度。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結構

4.讀音與注音

5.文化意義

雖典故體現莊子對生死的哲學觀,但成語本身僅用于表達喪妻的悲痛,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悼念場景或描述鳏夫心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至樂》原文或《漢語成語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阿僧祇白鹭缞避酒兵書避弄波漣不死方不踰時彩品層巢春山如笑丹青樹道話大少爺笛韻防身刀芳香風披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孤離寒暑耗顇號令如山灏茫鶴怨花露荒薉讙聲簡緘攪煩皎陽似火憿籴進履吉祥草廉部曆書柳公權露見慢戲秘檢名唱明間默然無語排尾巧同造化欽尚乳哺霜典舒慘說得過去索郎桃人梯頭銅匮五經家仙井涎睨歇後迷語洩用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