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喪妻之痛。 宋 嶽珂 《寶真齋法書贊·劉武忠書簡帖》:“聞有鼓盆之戚,不易排遣,人之處世,不如意者,十常八6*九,凡百更須以道自處,無傷生也。” 宋 羅烨 《醉翁談錄·張時與福娘再會》:“ 張時 於未赴任之先,已有鼓盆之戚;方欲為親,及得 福娘 ,於是不復作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家綦貧,又有鼓盆之戚。”參見“ 鼓盆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鼓盆之戚漢語 快速查詢。
“鼓盆之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喪妻之痛,形容因妻子去世而感到悲傷。該成語源自《莊子·至樂》中莊子在妻子去世後“鼓盆而歌”的典故,但成語本身強調哀痛,而非莊子表現出的超然态度。
雖典故體現莊子對生死的哲學觀,但成語本身僅用于表達喪妻的悲痛,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悼念場景或描述鳏夫心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至樂》原文或《漢語成語詞典》相關條目。
鼓盆之戚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因為喪失至親而悲痛欲絕的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鼓(邑 囗,五 二),盆(皿),戚(戈),共計12個筆畫。
來源:《鼓盆之戚》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篇,用來形容鼓搗盆子般悲痛的心情。
繁體:鼓盆之戚(鼓盆之戚)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無明顯變化。
例句:喪父之痛令他鼓盆之戚,無法自拔。
組詞:鼓舞、鼓動、鼓吹、鼓勵。
近義詞:痛不欲生、傷心欲絕、悲痛、悲傷。
反義詞:欣喜若狂、喜上眉梢、快樂、歡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