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夏獵。《周禮·夏官·大司馬》:“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車弊,獻禽以享礿。” 鄭玄 注:“夏田為苗,擇取不孕任者,若治苗,去不秀實者。”《晉書·樂志下》:“改《臨高臺》為《夏苗田》,言大 晉 畋狩順時,為苗除害也。”
(2). 苗 民的田地。指 雲南 、 貴州 、 四川 、 湖南 、 廣西 、 廣東 等地 苗 民的産業。 清 代 苗 田的實物地租,一般比 漢 族田地稍為輕減。
“苗田”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地域文化背景。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釋義:
夏獵(古代狩獵活動)
源自《周禮·夏官·大司馬》記載的“遂以苗田,如蒐之法”,指夏季狩獵活動,旨在捕獵未懷孕的野獸以保護農作物生長,類似除草保苗的治理理念。《晉書·樂志下》也提到将“臨高台”改為“夏苗田”,強調順應農時的狩獵意義。
清代苗民田地的特指
指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地苗民的耕地産業。清代對苗田征收的實物地租(如糧食、布匹等)較漢族田地更輕,體現民族政策差異。
該詞從古代狩獵活動演變為民族經濟術語,再到現代農業概念,體現了語言隨曆史、社會變遷而發展的特點。需注意:“苗田”并非現代常用詞彙,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苗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種植莊稼的田地、農田。
《苗田》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8畫。
《苗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苗”和“田”兩個字組合而成。
《苗田》的繁體字為「苗田」。
在古代,漢字《苗田》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1. 農民們辛勤耕耘在自己的苗田裡。
2. 我們要保護好環境,讓苗田繼續繁榮。
1. 種田、水田、旱田、菜田。
2. 農田、耕田、田地、稻田。
農田、田地、稻田。
城市、建築、工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