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口的意思、挂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口的解釋

亦作“掛口”。猶言提及,談到。 宋 歐陽修 《與梅聖俞書》:“他事非獨不掛口,亦不關心,固無淺深可示人也。” 宋 蘇轼 《送劉邠倅海陵》詩:“君不見 阮嗣宗 ,臧否不挂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師》:“無恥之言,休再掛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挂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體現在古代文獻中,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挂口”意為提及、談論,常引申為“放在心上”。例如蘇轼詩句“臧否不挂口”即指不隨意評價他人是非,不将他人言行放在心上。


二、出處與例句

  1. 宋代典籍

    • 歐陽修《與梅聖俞書》:“他事非獨不挂口,亦不關心。”
    • 蘇轼《送劉邠倅海陵》:“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 陸遊《稽山農》:“利名畫斷莫挂口,子孫世作稽山農。”
  2. 明清文獻

    • 孔尚任《桃花扇·誓師》:“無恥之言,休再挂口。”

三、引申義與近義詞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挂口”,多用于文學或仿古語境,口語中更常用“提及”“談論”等替代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蘇轼詩集》《歐陽修文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挂口的意思

挂口是一個表達“留言”的詞語,通常用來指代将留言或者消息貼在某個地方或物品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挂口的常用部首是手部和口部,總共有7畫。

來源

挂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一種傳統習俗。在古代,人們沒有像現在這樣方便的通信工具,因此他們發現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留言和交流。他們會在門上或者牆上開一個小口子,然後将留言寫在一塊紙片上,通過這個小口子挂在門口,讓對方看到留言。

繁體

挂口的繁體字是掛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挂口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的挂口寫作「夬口」,意思是用來留言的口子。

例句

1. 他把告示挂在了公告欄上的挂口。

2. 我們可以把消息留在挂口上,方便大家看到。

3. 這個樓梯旁邊有一個挂口,你可以把你的建議寫在紙上挂在那裡。

組詞

挂牌、挂號、挂飾、電話挂斷、宣傳挂圖

近義詞

留言、貼字、張貼、頂置

反義詞

取下、撤除、拆卸、擦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