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鞚鞍的意思、鞚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鞚鞍的解釋

馬籠頭和馬鞍。泛指馬具。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皇都雜記·南城》:“ 黃居中 雜詠禁中……《景德殿》:‘玉樓繡閣鎖鴛鴦,下有官家閲射場。 景德殿 前調禦馬,黃金鞚鞍紫絲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鞚鞍是漢語中一個古語詞彙,由“鞚”和“鞍”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專指古代駕馭馬匹時使用的全套馬具,具體釋義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鞚(kòng)

    本義:馬籠頭或駕馭馬的缰繩。《說文解字·革部》載:“鞚,馬勒也。”

    引申義:引申為控制、駕馭,如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詩:“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經百戰,匈奴盡奔逃。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中“金鞍”即指華麗的馬具。

  2. 鞍(ān)

    本義:馬鞍,置于馬背供人騎坐的器具。《釋名·釋車》解釋:“鞍,安也,所以安坐也。”

    文化背景:古代鞍具材質多樣,如皮質、木質鑲金屬,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二、合成詞“鞚鞍”的涵義

整體釋義:

指馬籠頭與馬鞍的組合,即整套馬具裝備。該詞突出對馬匹的全面控制,常見于古詩文描寫車馬儀仗的場景。

例證:

杜甫《麗人行》中“辇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雖未直用“鞚鞍”,但“黃金勒”(金制馬銜)與“鞍”同屬鞚鞍範疇,反映唐代貴族車馬的奢華。


三、文化内涵

鞚鞍作為古代車馬文化的核心載體,具有雙重意義:

  1. 實用功能:保障騎乘安全與控制馬匹行動;
  2. 社會象征:不同材質的鞚鞍(如金銀裝飾)标志使用者身份等級,如《周禮·夏官》記載天子儀仗需配“玉鞍金絡”。

參考資料:

(注:因古籍原始鍊接通常不可用,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版本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鞚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鞚”和“鞍”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構成分解

3.擴展與文獻用例

4.總結

“鞚鞍”是古代馬具的典型代表,既包含控制部件(鞚),也包含騎乘部件(鞍),反映了傳統馭馬文化的細節。如需進一步了解單字釋義,可參考《漢典》或《文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宇巴歈才語猖肆池島揣摹辍俸大尉防磁發祉發衆風豪鳳扇焚舟破釜關移固陰冱寒涸魚得水荒淫無度叫做枷梢金奴機要員踞慢礦主誇诮枯木死灰留徐劍茏郁羅刹女蒙箕麪包車辟暑犀牆岸欽限秋泉铨補稔轉如山壓卵散澹三壬殺斷篩簾牲碑省采勝處勝母生巧生銀誓衆受祜說三道四數中攤扣特誠髫歲頽唆挖方萬古長青翁壻無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