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末的意思、毫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末的解釋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南朝 梁 任昉 《劉先生夫人墓志》:“參差 孔 樹,毫末成拱。” 宋 司馬光 《和聶之美諷古》之二:“如何毫末利, 管 鮑 亦相欺?” ********* 《我們對于國事的态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鈎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2).指筆端。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岷山沲江圖畫十韻》之二:“嶺雁隨毫末,川蜺飲練光。” 仇兆鳌 注:“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 宋 蘇轼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毫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毫末”字面指毫毛的末端,即動物毛發最細小的尖端部分。例如《老子》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用樹木生長的過程比喻事物從微小起始逐漸壯大的哲理。

二、比喻意義

  1. 極細微的事物
    常比喻極其微小的部分或數量,如“毫末之差”“毫末之利”。
    例:鄒韬奮曾用“神奸巨猾,未損毫末”形容未受絲毫影響的狀況。

  2. 發梢的代稱
    在傳統對聯“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中,“毫末”特指頭發末梢,用于理發行業。

三、文學引申

古代文學中,“毫末”還引申為筆端或畫筆,如杜甫詩句“嶺雁隨毫末”描繪繪畫筆觸。

該詞以具體事物(毛發尖端)為基點,通過比喻和引申,既可用于哲學思辨,也可指代具體事物(如頭發、筆觸),體現了漢語中以小見大的表達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毫末》的意思

《毫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極其細小的東西,指的是物體上極其細微的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毫末》的部首是“毛”,表示與毛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毫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中。它由“毛”和“末”兩個字組成,代表着物體上極其細小的部分,如毛發上的一根根毛,灰塵上的微塵顆粒等。

繁體

繁體字中的《毫末》的寫法依然是由“毛”和“末”組成,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毫末》的字形沒有明顯不同。古代的字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和現代的寫法相似。

例句

1. 她的眼睛裡滿是淚水,毫末也不敢向人展示她的悲傷。

2. 他用柳葉畫筆細緻地描繪花朵上的每一朵細微的毫末。

組詞

《毫末》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通常不與其他字組成詞語,而是作為一個詞語單獨使用。

近義詞

與《毫末》意思相似的詞語有:灰塵、塵埃、微塵。

反義詞

與《毫末》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魯莽、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