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缟素的意思、缟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缟素的解釋

[white mourning dress] 白色。缟與素都是白色的生絹,引申為白色;指喪服;比喻儉樸

若是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缟素為資。——《史記·留侯世家》

詳細解釋

(1).白色喪服。《管子·輕重甲》:“故君請縞素而就士室。”《史記·高祖本紀》:“今 項羽 放殺 義帝 於 江 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後漢書·順帝紀》:“ 茂陵 園寝災,帝縞素避正殿。” 清 吳偉業 《圓圓曲》:“痛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顔。”

(2).白色。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聖賢不能自理於亂世。”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賞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國色。” 清 孫枝蔚 《夏日坐郭長仲水邊梅花亭長歌》:“憐我不如階下石,曾墜殘香分縞素。”

(3).喻樸素。《史記·留侯世家》:“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欲 沛公 反 秦 奢泰。” 明 屠隆 《昙花記·公子思親》:“婆婆縞素清齋,幽栖良苦。”《西湖佳話·孤山隱迹》:“ 和靖 所愛者,愛其一種縞素襟懷,冷香滋味,與己之性情相合耳。”

(4).供書畫用的白絹。亦指書畫。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将軍畫馬圖歌》:“此皆騎戰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 宋 蘇轍 《李公麟<陽關圖>二絕》之一:“誰遣 百時 開縞素,蕭條邊思坐中生。” 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詩:“身騎黃鶴去來遠,縞素飄落流塵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缟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ǎo sù,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本義與材質

“缟”和“素”均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生絹,是古代一種精細的絲織品。兩者合稱時,可泛指白色,例如《鹽鐵論》中“缟素不能自分于缁墨”,即用白色絹帛與黑色墨迹對比,比喻純潔易被玷污。

2.引申為喪服

古代喪禮中,親屬需穿白色麻布衣服以示哀悼,因此“缟素”成為喪服的代稱。例如:

3.比喻儉樸

因白色生絹無紋飾,“缟素”也象征樸素節儉,如《管子·輕重甲》中“君請缟素而就士室”,描述君主以簡樸姿态接近賢士。

其他補充

“缟素”一詞融合了材質、禮制與文化隱喻,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 《缟素》——了解該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代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段落1: 該詞的意思

《缟素》是指用染色工藝将絲綢織品漂白成乳白色,具有柔和光澤的一種織物。它通常用于制作衣物和家居用品等。

段落2: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缟素》這個詞可以從字形上看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糸”和“巾”。筆畫上有15個筆畫,它們按照特定的順序和方式書寫而成。

段落3: 來源、繁體和古時代漢字寫法

《缟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時候。在古時候,人們用染色的方法将絲綢織品漂白,從而得到乳白色的織物。這種織物被稱為“缟素”。

在繁體字中,缟素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大緻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段落4: 例句

1. 她穿着一件渾身缟素的旗袍,顯得格外高貴優雅。

2. 這塊缟素織物可以用來制作優雅的窗簾。

段落5: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缟紗、缟帛、素緞

近義詞: 雅緻、細膩、淡雅

反義詞: 豔麗、鮮豔、華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