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胸頓足的意思、椎胸頓足的詳細解釋
椎胸頓足的解釋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時的情狀。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二節:“及今歲到 上海 ,正值聯軍入 北京 之日,而 上海 笙歌簫鼓,熙熙焉,融融焉,無以少異於平時,乃椎胸頓足,痛恨於我國民之心既已死盡也。”
詞語分解
- 椎的解釋 椎 ī 構成高等動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椎骨。脊椎。頸椎。胸椎。尾椎。 椎 í 敲打東西的器具:鐵椎。木椎。鼓椎。 敲打,用椎打擊:椎鼓。椎殺。椎心泣血(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愚鈍,樸實:椎魯。
- 頓足的解釋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着急。《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
網絡擴展解釋
“椎胸頓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部分來源标注為“zhuī”,但主流讀音為“chuí”)
- 字面動作:“椎胸”指捶打胸膛,“頓足”指跺腳。
- 核心含義:形容人因極度悲痛、悔恨或憤怒而情緒失控的情狀。
二、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最早見于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描述國民對時局的痛心疾首。
- 使用場景:
- 表達對社會不公、不義的強烈憤慨;
- 形容對自身錯誤或失敗的懊悔自責。
- 感情色彩:貶義,強調情緒失控的負面狀态。
三、相關拓展
- 近義詞:椎心頓足、頓足捶胸(後者更側重激烈動作)。
-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通過“捶胸+跺腳”兩個動作強化情感表達。
四、權威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中國積弱溯源論》原文或《漢典》《搜狗百科》等辭書(-4)。
網絡擴展解釋二
椎胸頓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非常憤怒或激動的心情。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心,總共有16畫。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椎胸頓足使用的是繁體字。具體的寫法是「椎胸頓足」。這種寫法更加傳統,也更能夠體現古代文化的韻味。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不同的例句中。例如:他聽到這個壞消息後,椎胸頓足,非常憤怒。這個例句中,椎胸頓足形象地表達了人們憤怒的心情。
組詞方面,椎胸頓足并沒有直接的組詞形式,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固定的成語。然而,你可以将它和其他成語搭配使用,以增強表達的效果。
椎胸頓足的近義詞可以是怒形于色、怒火中燒等,反義詞則是平靜、淡定等。
總結來說,椎胸頓足是一個形容憤怒或激動心情的成語,拆分部首為木和心,總計有16畫。它的古代漢字寫法是「椎胸頓足」,可以用在各種例句中來形象地表達憤怒的情緒。雖然沒有直接的組詞形式,但可以和其他成語搭配使用。它的近義詞包括怒形于色、怒火中燒,反義詞則是平靜、淡定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