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頤(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是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與兄長程颢并稱“二程”,共同開創了理學中的“洛學”學派,為宋明理學奠定了基礎。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詳細解釋:
理氣關系
提出“天下之物皆能窮,隻是一理”,認為萬物本質是“天理”,強調“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
修養方法
人性論
提出“氣禀說”,認為人性本善,但因氣禀差異導緻善惡分化,需通過後天修養恢複本性。
“頤”字本義指面頰,引申為修養、頤養之意,與其哲學中“修身養性”的思想呼應。
以上内容綜合了程頤的生平、哲學體系及曆史地位,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著作或學派發展,可查閱《二程全書》及朱熹相關研究。
《程頤》是一個人名,常用來指稱古代中國哲學家程頤(1033年-1107年)。程頤是北宋時期的理學家,也是程朱理學的創始人之一。
《程頤》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程”和“頤”兩個部分。其中,“程”的部首是“⻉”(走部),總筆畫為6劃;“頤”的部首是“食”(食部),總筆畫為16劃。
程頤這個名字的來源比較有意思。據傳,程頤的母親在懷孕時,夢見一位仙人告訴她應該給孩子取名“頤”,寓意為健康、長壽。後來程頤出生時,父親覺得他應該有一個鮮明的姓氏,于是便給他取名為“程頤”。因此,程頤的名字寓意着他應該擔負起傳承古代學問的責任。
程頤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程頤」,保留了原本的意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程頤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古籍記載,程頤這個名字曾經寫作「程菑」。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頤」的寫法逐漸變為今天通用的形式。
1. 研究程頤的學說可以深入理解宋代的思想文化。
2. 他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尊崇程頤的學問。
程頤的組詞可以有:程朱理學、程子、頤養、頤指氣使等。
程頤的近義詞可能包括:程颢、程子、程朱等。這些詞語都與程頤的教育和學術思想有關。
程頤的反義詞可以是與他的學說相反的詞語,如功利主義、陋學等。因為程頤強調人文精神和道德修養,與功利主義和陋學的立場相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