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道觀名。在 長安 安業坊 南。以 玄宗 女 唐昌公主 而得名。觀中有玉蕊花,傳為公主手植, 唐 宋 詩人多有吟詠。參閱 唐 康骈 《劇談錄》卷下、 宋 宋敏求 《長安志》卷九。
“唐昌觀”是唐代一座著名的道觀,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唐昌觀為唐代道觀名,位于長安城安業坊南,因唐玄宗之女唐昌公主而得名。觀内曾種植玉蕊花,相傳為唐昌公主親手所植,成為文人墨客吟詠的題材。
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根據唐代康骈《劇談錄》和宋代宋敏求《長安志》記載,該觀建于長安城内,屬皇家建築範疇,具有較高的曆史地位。玉蕊花作為觀中特色植物,吸引了劉禹錫、白居易等唐宋詩人賦詩贊譽。
文化影響
玉蕊花的傳說與唐昌觀的關聯,使其成為唐代文學中的典型意象。例如劉禹錫《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遊仙》一詩,即以此花喻仙境,側面反映了道觀的文化象征意義。
需注意的誤釋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唐昌觀”解釋為韓愈所創成語,并引申為“完美”的比喻,此說法缺乏可靠文獻支持,可能與原意存在混淆,建議以唐代史料為準。
“唐昌觀”本質為唐代皇家道觀,兼具曆史與文學價值,其名稱來源、地理位置及文化意義均有明确古籍佐證。
《唐昌觀》是一個詞語,它是由唐、昌、觀三個字組成。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指唐代時期建造的觀察星宿的樓閣。
拆分部首如下:
拆分筆畫如下:
《唐昌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文獻中,用于稱呼武德觀星樓。後來,人們逐漸将這個詞用來指代唐代的觀察星宿的樓閣。在繁體中,這個詞語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唐”字的寫法稍微有所變化,一般而言,它是由一個“口”字和一個代表“帳篷”的部分組成。而“昌”和“觀”的寫法和現代一樣。
1. 他參觀了唐昌觀,對古代的天文觀測技術非常感興趣。
2. 這座唐昌觀是唐代舉世聞名的天文研究中心。
唐朝、唐代、唐裝、觀察、星宿。
天文館、天文台、天象樓、觀星台。
地下宮殿、山洞、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