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力的意思、骨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力的解釋

(1) [strength]

(2) 雄健的書法的筆力

對聯上的幾個字寫得很有骨力

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 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晉書·王獻之傳》

(3) 力氣

大無骨力,角翼不頸,則以大而服小。——漢· 王充《論衡·物勢》

(4) [stout] 〈方〉∶硬挺;結實

這把傘真骨力

這老頭兒八十了,身子骨(gǔ)還挺骨力

詳細解釋

(1).指書畫詩文剛健雄勁的風格。《晉書·王獻之傳》:“時議者以為 羲之 草隸, 江 左中朝莫有及者, 獻之 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 明 胡應麟 《詩薮·古體中》:“ 魏武 沉深古樸,骨力難侔。”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談小品文》:“至于有骨力的文章,恐不如謂之‘短文’。”

(2).指堅定的意志力;骨氣。《朱子語類》卷三四:“為學要剛毅果決,悠悠不濟事。且如‘發憤忘食,樂以亡憂’,是甚麼樣精神!甚麼樣骨力!” 明 劉若愚 《酌中志·三朝典禮之臣紀略》:“司禮 馮公 前輩,有骨力人,留著他多好哩。” 魯迅 《書信集·緻韋素園》:“這班孱頭,真是沒有骨力。”

(3).指體力。《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所以服了此藥,身中水火不能自鍊,故能骨力堅強,長生不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骨力”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具體解釋如下:

1.書法或詩文的剛健風格

指書法、繪畫或文學作品中筆力雄健、風格剛勁的特點。例如,《晉書·王獻之傳》提到王獻之的書法“骨力遠不及父”,強調其筆力不如父親王羲之雄健。

2.堅定的意志力或骨氣

形容人内在的剛毅品格或氣節。如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強調“為學要剛毅果決”,即需具備骨力。

3.體力或力氣

指身體的力氣,如《論衡·物勢》中“大無骨力,角翼不頸”,意為力量不足則難以制勝。

4.方言中的“結實、硬挺”

在部分地區口語中,形容物品堅固或人身體硬朗。例如:“這把傘真骨力”“老人身子骨挺骨力”。


該詞涵蓋藝術審美(筆力)、精神品質(意志力)、生理狀态(體力)及方言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漢典、古籍文獻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