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蹋雲”。騰雲,駕雲。 唐 李商隱 《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騏驎踏雲天馬獰, 牛山 撼碎珊瑚聲。”《西遊記》第七九回:“将白鹿一聲喝起,飛跨背上,踏雲而去。” 清 惠周惕 《從赤城至國清寺》詩:“斜陽林外送微風,布襪蕭然蹋雲去。” 清 淩廷堪 《裡巫行》:“巫鼓一擊靈旗開,踏雲天馬從天來。”
“踏雲”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指騰雲駕霧、駕雲而行的能力,常見于神話或古典文學描寫。例如:
形容輕盈飄逸的姿态或超然心境,多用于藝術表達:
提示: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及滬江詞典的詳細引證。
《踏雲》這個詞指的是站在雲彩之上行走,表示非常輕松、自在的狀态。
《踏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辶”、“雲”兩個部首。
它的總筆畫數為9個。
《踏雲》這個詞的來源不詳。它可以用繁體字寫作「躡雲」。
在古時候,「踏雲」可以寫作「蹋雲」。
1. 他修煉多年,終于可以輕松地踏雲而行。
2. 她的舞蹈就像踏雲一樣輕盈。
1. 踏步:以腳控制節拍行走。
2. 踏實:穩定而踏實的心态或狀态。
3. 踏月:在月亮上行走,比喻高風亮節。
1. 登雲:登上雲彩,表示非常高興。
2. 淩雲:行走于雲端,比喻非常卓越、出衆。
1. 跋山:登上高山。
2. 約地:行走在地面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