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se the wind and play the moon] 形容事物虛無飄渺,沒有根據
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哪裡去追尋。——《隋唐演義》
“捕風弄月”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ǔ fēng nòng yuè,注音為ㄅㄨˇ ㄈㄥ ㄋㄨㄥˋ ㄩㄝˋ。以下是詳細解釋:
形容事物虛無缥缈、沒有根據,比喻追逐虛幻或毫無憑據的事物。
出自清代褚人獲的《隋唐演義》第十二回:
“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哪裡去追尋。”
此處通過情節諷刺官員不切實際的追查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原始語境,可查閱《隋唐演義》第十二回原文。
《捕風弄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行為無益于實際,隻是空耗時間和精力。
《捕風弄月》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灬,筆畫為16畫。
《捕風弄月》最早出現在宋代王洙的《解兒戲論》中,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成語。
《捕風弄月》是《捕風弄月》的繁體字。
古時候《捕風弄月》的寫法基本與現代相同,隻是有些字形有所差異。
他整天沉迷于玩遊戲,捕風弄月,忽略了學業和家庭。
捕風捉影、弄狗弄貓、月下老人
浪費時間、玩鬧時光、虛度年華
專心緻志、務實行動、紮實工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