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露易幹,閃電瞬逝。比喻迅速逝去或消失。語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宋 蘇轼 《送路都曹》詩:“那将露電身,坐待收千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重赴鹿鳴》:“即予同年生,八6*九已露電。” 林學衡 《溥泉約同子超韻松遊石鼓山餘以事未往》詩:“清遊棄堪惜,光陰逼露電。”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露電漢語 快速查詢。
“露電”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解析:
佛教典故中的比喻
源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典表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這裡“露”指朝露易幹,“電”指閃電瞬逝,合起來比喻人生短暫或事物轉瞬即逝。宋代蘇轼、陸遊等文人均在詩詞中引用此意,如陸遊《感事》中的“若悟死生均露電,未應富貴勝漁樵”。
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語境中,部分資料将其延伸為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電器或線路(如雨天電線外露),比喻事物處于危險狀态。
高權威來源(如漢典)及多篇文獻均以佛教典故為核心解釋,而電器外露的釋義僅見于個别網頁,可能屬于現代口語化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深入探究,可查閱《金剛經》原文或宋代相關詩詞注解。
露電是指夏天天空中閃亮的閃電現象。它通常在雷暴天氣出現,是由電荷之間的放電引起的。露電是一種自然現象,給人們帶來了光亮和一定的觀賞價值。
露電的拆分部首是雨,它是一種自然現象的意象。根據《康熙字典》,露電的總筆畫數為11。
露電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中的《瞻卬》篇:“皇天之下,浩浩。於薪。其雨百蠻,於露台。”這裡的“露台”指的就是雲中的閃電。
在繁體字中,露電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露電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我們無法準确得知古代漢字的寫法細節。
1. 今天夜晚天空中的露電美麗而壯觀。
2. 露電照亮了整個城市,給人們帶來了一絲涼意。
3. 我們應該保持謹慎,避免在雷暴天氣中接近露電。
露電:露光、閃電
閃電、電光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