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加厲的意思、加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加厲的解釋

猶加重。 章炳麟 《辨詩》:“夫 孫 許 高言 莊 氏,雜以三世之辭,猶雲《風》《騷》體盡,況乎辭無友紀,彌以加厲者哉?” 王西彥 《靜水裡的魚》:“誰知道接着卻爆發了内戰,身受的痛苦不僅延長,而且加厲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加厲”的漢語詞典釋義

“加厲”在現代漢語中并非獨立成詞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固定短語“變本加厲”來理解。該詞表示在原有基礎上程度進一步加深,且通常帶有貶義色彩,指不好的行為、情況或程度變得更加嚴重、激烈或過分。

  1. 核心含義解析:

    • “加”: 動詞,意為“增加”、“增添”、“施加”。
    • “厲”: 形容詞,此處意為“猛烈”、“嚴重”、“厲害”、“劇烈”。
    • 組合義: “加厲”即“增加其猛烈/嚴重的程度”。當用于描述某種行為或狀态時,意指該行為或狀态在原有(通常已屬不良或過度)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加厲害、更加嚴重、更加過分。
  2. 典型用法與語境:

    • “加厲”幾乎隻出現在成語“變本加厲”中。該成語源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原指改變根本而更加發展,後多用于貶義,指情況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
    • 使用場景: 常用于批評、描述負面行為或不良現象的升級。例如:
      • 批評行為惡化:“他不僅不改正錯誤,反而變本加厲地撒謊。”
      • 描述問題加劇:“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控制,反而變本加厲。”
      • 指斥态度嚣張:“對方的挑釁行為日益變本加厲。”
  3. 詞性特征:

    • 在現代漢語中,“加厲”本身不具備獨立成詞的能力,不能單獨使用。
    • 在“變本加厲”這一成語中,“加厲”作為動詞性短語的核心部分,承擔着表達“程度加深”這一動态過程的關鍵語義。
  4. 權威來源參考:

    • 釋義主要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變本加厲”的解釋:“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
    • 詞源及古義參考《漢語大詞典》:“‘變本加厲’……後多指情況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多含貶義)。”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CCL)及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加厲”的用例幾乎全部出現在“變本加厲”這一固定結構中,印證其非獨立性。

“加厲”的含義需置于“變本加厲”這一成語框架内理解,意指在原有(不良)基礎上,程度變得更加嚴重、猛烈或過分。它本身不獨立使用,其核心語義由“增加程度”的“加”和表示“猛烈/嚴重”的“厲”共同構成,整體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加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加重、加劇”,常用于描述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強度或程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對某事物在力度、程度或強度上的提升,多用于抽象層面的增強(如壓力、競争、痛苦等)。例如:

    • “他決定加厲學習”(指學習力度加大)。
    • “公司需要加厲市場推廣”(強調提升推廣強度)。
  2. 文學與曆史用例
    在文學作品中,“加厲”常與負面情境結合,如章炳麟《辨詩》中提到“彌以加厲”,指言辭的激烈程度加深;王西彥《靜水裡的魚》中描述内戰時“痛苦加厲”,凸顯困境惡化。

二、用法與關聯

三、辨析與注意事項

  1. 與成語的區别
    “加厲”單獨使用較少見,更常見于成語“變本加厲”,後者帶有貶義,指負面情況的升級。

  2. 適用場景
    可用于正式寫作或口語,但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合強調“程度加深”。例如,描述積極努力時可用“加厲學習”,而負面情境需謹慎選擇搭配。

四、總結

“加厲”通過“加”(增加)與“厲”(嚴厲/猛烈)組合,生動表達了程度或力度的增強。其獨立用法雖不常見,但在文學和特定語境中仍具表現力。如需更多例句或權威解析,可參考中的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舍人行詩圖本地人長工摧枯拉腐當賣黨人碑殚慮電子偵察掉價調美二吳煩躁高墩廣西國外漢帝漢陽造黃昏子胡髯翦翦角劍津頭金張激清計然之策酒監絶巧糠秕溘斃鲲身勵精求治流電流號龍潭虎窟呂不韋麥稭滿城風雨謾書冒天下之大不韪密密麻麻民役磨昬抉聩母兄木羽破廢岥岮輕財柔腸百結糅雜山口史撰司詞送行棠政提按銅墀彤幾同義霧節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