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俗的意思、歸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俗的解釋

猶還俗。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恢複普通人的身份。《南史·徐摛傳》:“ 孝克 默然無答。於是歸俗,更為夫妻。”《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水浒傳》第六十回:“和尚道:‘便是 曾 家畜生薅惱,不得已,各自歸俗去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歸俗(guī sú)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還俗

    指僧尼或道士放棄宗教身份,恢複世俗生活。例如:“僧人因事歸俗,重返塵世。”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回歸世俗生活

    廣義指脫離特定身份(如隱士、修行者)後回歸普通社會。例如:“隱居十年後,他決定歸俗從商。”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二、詞源與演變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概念辨析

五、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www.hydcd.com(檢索“歸俗”)
  2. 教育部《異形詞整理表》說明“歸俗”為規範詞形:

    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001/t20100115_75604.html


注: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引用來源确保學術可靠性;現代用法示例貼合實際語境,兼顧規範性與實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

“歸俗”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發音與注音


基本釋義

指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放棄宗教身份,恢複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即“還俗”。反義詞為“離俗”(脫離世俗,出家修行)。


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 《南史·徐摛傳》記載:“孝克默然無答。于是歸俗,更為夫妻。”說明因特殊原因放棄出家身份。
    • 《五代史平話·周史》提到:“仍令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反映古代對僧籍的管理。
  2. 文學作品:

    • 《水浒傳》第六十回:“和尚道:‘便是曾家畜生薅惱,不得已,各自歸俗去了。’”體現因外界壓力而還俗的案例。

使用示例


“歸俗”強調從宗教或特定身份回歸世俗,常見于曆史、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引申義,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廢具興蚌硯本同末離參劾遲滞川塗春風風人樗鉛大夫枝丹石道殣相枕大唐新語丁産頂隔二辰犯危蜂屯蟻附撫案浮漫負傷歌鳳廣居跪乘古人翰劄荷負黑白分明歡門話匣子互濟護秋角物靜婉灸客明照母胎男丁盼盼偏宮撇棄青娥殿腳啓乞饒美日薄西山稍勝一籌世醫書囊無底順遂殊言别語私過歲月不待人談道踏筵跳躂投香嗚哩哇啦五窮向隅消繳謝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