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向隅的意思、向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向隅的解釋

[stand in a corner——be disappointed for lack of opportunity] 面對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獨或得不到機會而失望

詳細解釋

(1).面對着屋子的一個角落。 漢 劉向 《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後遂以比喻孤獨失意或不得機遇而失望。 南朝 梁 徐悱 《贈内》詩:“豈忘離憂者,向隅心獨傷。”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求拜掃表》:“萬物鹹遂,各得其宜;臣獨向隅,有以長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 葉聖陶 《北上日記·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三日》:“買票時擁擠不堪,向隅者恐不免。”

(2).猶負隅。謂據險以抗。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紀功碑并序》:“其子 智盛 ,襲爵繼位,嬰城向隅,忘我大義,事不獲已,舉而伐之。” 宋 王禹偁 《拟拜屈突通為兵部尚書制》:“汝獨向隅自持,堅壁不可……以至隻輪匹馬,兵盡矢窮,流涕謝於君親,束手歸於俘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向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ng yú,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含義

  1. 字面本義
    指“面向屋室的角落”。該用法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後引申為比喻孤立、孤獨或因得不到機會而失望。例如《聊齋志異·促織》中描述:“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嘿然。”

  2. 引申義
    在特定語境中,可表示據險抵抗,即“負隅頑抗”之意。如宋代王禹偁的文獻記載:“汝獨向隅自持,堅壁不可……束手歸於俘虜。”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向隅”兼具具象與抽象意義,既可描述物理空間中的角落,也能生動表達情感上的孤獨與失意,是漢語中典型的意象化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向隅

向隅(xiàng y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解為:

向(xiàng):向字的部首是⺅,總共有6畫;

隅(yū):隅字的部首是阝,總共有9畫。

《向隅》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更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出自趙長卿(唐代詩人)的《南歌子·囗有詠雁者》:“猿鶴唱歸之少年,曰南鄉子,曰向隅。”這裡的“向隅”表示一個人退縮、躲避或逃避的姿态。

在繁體中,向隅的寫法為「向隅」。繁體字在一些傳統場合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在香港和台灣地區。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和變體情況,向隅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沒有确切的資料證明向隅有其他不同于現代寫法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向隅”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1. 心生畏懼之時,他總是向隅而逃。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向隅,而應該奮起反擊。 3. 公開辯論是你展現自己觀點的良機,不要躲在角落裡向隅。

與“向隅”相關的組詞:

1. 向前:表示朝着前方,向着目标的方向前進。 2. 向後:表示朝着後方,背離目标的方向移動。 3. 隅角:指角落,兩條邊相交構成的部分。

與“向隅”近義詞:

1. 逃避:表示躲避、回避。 2. 退縮:表示退避、畏縮。

與“向隅”反義詞:

1. 直面:表示坦然面對、毫不回避。 2. 前行:表示向前進展、邁向未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