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交差;交代。《金6*瓶6*梅詞話》第二六回:“你漢子恒是問不的他死罪,打死了人還有消繳的日子兒?”《東周列國志》第五七回:“ 夏姬 曰:‘原來如此,夫君既不回 楚 ,那使 齊 之命,如何消繳?’”《廿載繁華夢》第三回:“你説很是,隻若不進京,這些辦金的差使及皇宮花粉一項,怎地消繳才好?”
(2).消受,吃掉。有诙諧意。《儒林外史》第四回:“況且老爺前日煮過的那半隻火腿,吊在竈上,已經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繳了他罷。”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消繳漢語 快速查詢。
“消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用法略有差異:
交差;交代
指完成某項任務或事務後向他人彙報結果,常用于需要“了結責任”的語境。例如《金瓶梅詞話》中提到:“打死了人還有消繳的日子兒?”
消受,吃掉(帶诙諧意)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中,以幽默方式表達“消耗、享用”之意。如《儒林外史》第四回提到:“不如消繳了他罷”(指處理掉火腿和酒)。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工具。
《消繳》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可以拆分為“消”和“繳”兩個部分。
“消”的部首是“⺍”(又稱為“丷”),總筆畫數為4。它表示消除、消失的意思。
“繳”的部首是“缶”,總筆畫數為11。它表示繳納、交付的意思。
這個詞的來源相傳起源于唐朝,最初用來指代繳納賦稅、征收稅款等義務。
在繁體字中,“消繳”一詞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對于“消繳”一詞沒有明确的拼寫方式。因為這是一個較為現代的詞彙,所以古時候很少使用。
下面是關于“消繳”的一些例句:
1. 我們應該按時消繳水電費。
2. 她每個月都會繳納社保費,真是一件繁瑣的事情。
組詞:
消費、消除、消防、消毒、繳納、繳稅、繳款等。
近義詞:
付款、交納、交納費用、交納稅款等。
反義詞:
收取、收款、收繳、收稅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