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過日子。 唐 杜甫 《贈别鄭煉赴襄陽》詩:“把君詩過日,念此别驚神。” 宋 陳造 《田家謠》:“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王任叔 《疲憊者》:“ 運秧 自這一次後,不再有向人家處賴飯吃的事了。但他到底怎麼過日,我是無從知道。”
(2).謂超過時日。 宋 晁沖之 《和寄葉甥少蘊内翰見招》:“園宜杏子非時結,溪闊梅花過日開。”
(3).改日。《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 安老爺 因他也須到家歇息歇息,便説:‘過日再備酌奉請。’”
“過日”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過日子
指日常生活或維持生計的狀态,常見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
▸ 例句:《南史·陳後主本紀》記載隋文帝評價陳叔寶“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 現代用法:如“好好過日”表示踏實生活。
超過時日
指時間流逝或超出預期期限,帶有被動意味。
▸ 宋代晁沖之詩句“溪闊梅花過日開”即形容梅花綻放時間延遲。
改日
表示另擇時間,屬于口語化表達。
▸ 《紅樓夢》第六十五回:“過日,你姐姐還備了禮來瞧你們呢!”
在書面表達中,建議優先使用明确性更高的詞彙(如“度日”“改日”)以避免歧義;口語中可根據習慣靈活使用。
如需查看完整古籍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紅樓夢》等文獻來源。
“過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度過一天,指度過一段時間。
《過日》的部首是夂(走),它由3劃組成。
《過日》最早出現在《增廣賢文》一書中,古代是用于教育和美化文風的讀物。
過日的繁體字是“過日”。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過日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在蘭亭序中,過日的寫法是“豕⻓”。隨着漢字的演變,到了明、清兩代,過日的寫法逐漸趨于穩定。
1. 老師告訴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時間,不能虛度光陰,要過好每一天。
2. 我的假期很快就要過日了,我決定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過冬、過年、過節、過日子、過好日子。
渡日、過活、度日、消磨時間。
未過日、放棄、荒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