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柄的意思、八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柄的解釋

古代帝王統馭臣下的八種手段,即爵、祿、予、置、生、奪、廢、誅。《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四曰置,以馭其行;五曰生,以馭其福;六曰奪,以馭其貧;七曰廢,以馭其罪;八曰誅,以馭其過。”《三國志·吳志·張紘傳》:“﹝人君﹞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歡,無假取於人。” 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谥議》:“八柄馭下,九官鹹事。” 明 無名氏 《飛丸記·權門狼狽》:“你瞞天禍胎駕虎威,把八柄三綱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八柄”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于駕馭群臣的八種權術手段,最早出自《周禮·天官·大宰》。其具體含義及作用如下:

八柄内容解析

  1. 爵:封賜爵位,以提升臣子的尊貴地位;
  2. 祿:授予俸祿,以保障臣子的財富;
  3. 予:給予賞賜(如財物、特權),以示恩寵;
  4. 置:委任官職,以規範臣子的行為;
  5. 生:赦免死罪,以保全臣子的福分;
  6. 奪:剝奪財産,使其陷入貧困以示懲戒;
  7. 廢:廢除官職,以懲罰罪責;
  8. 誅:處以極刑,以震懾過失或罪行。

核心目的

這八種手段通過恩威并施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統治體系:前四項(爵、祿、予、置)為激勵措施,後四項(生、奪、廢、誅)為懲罰手段,共同維護帝王權威與政治秩序。

曆史影響

八柄理論體現了古代“賞罰二柄”思想的擴展,被後世如《三國志》《南齊書》等文獻引用,成為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管理工具。例如南朝沈約曾提到“八柄馭下”,強調其對官僚體系的控制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柄,這個詞在漢語中有多個意思。它既可以表示“八個把手”,也可以表示“八個手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它的部首是“手”,共有6個筆畫。八柄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八”和“柄”兩個字組成。 “八柄”的繁體寫法是「八柄」,字形與簡體相似,隻是多了一些繁體的筆畫和點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據古代的文字記載,八柄的古代寫法為「八」( bā)和「柄」( bǐng)的結合。古代漢字的字形變化較大,與現代的簡化字有所不同。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八柄這個詞。例如:“這個櫃子有八個柄,方便搬運。”這個句子中,八柄表示的是櫃子上的八個把手。 除了例句,我們還可以根據八柄這個詞組成其他詞語。例如,“八柄刀”表示具有八個手柄的刀具,“八柄傘”表示具有八個手柄的傘等。 在同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八個手柄”來替換八柄這個詞。反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沒有手柄”的描述。 以上就是關于八柄的相關内容。如有不明白之處,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