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至的意思、甘至的詳細解釋
甘至的解釋
謂果實熟透。《文選·左思<蜀都賦>》:“蒲陶亂潰,若榴競裂,甘至自零,芬芳酷烈。” 劉逵 注:“甘至,言熟也。”
詞語分解
- 甘的解釋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適時而有益于農事的雨)。甘霖。 自願,樂意:甘願。甘拜下風。 姓。 苦 筆畫數:; 部首:甘; 筆順
- 至的解釋 至 ì 到:至此。自始至終。從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極、最:至少。至親。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誠。至高無上。至理名言。 筆畫數:; 部首: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甘至"是一個相對少見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味道甘美到了極緻,常用于形容食物或飲品極其甜美可口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 甘:
- 本義指味美。《說文解字》釋為:“甘,美也。從口含一。”意指口中含著美味的食物。
- 引申為甜味(五味之一),與“苦”相對。
- 進一步引申為美好、情願、樂意等義。
- 至:
- 本義指到達。《說文解字》釋為:“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象形鳥從高處飛落至地面。
- 引申為極點、頂點、最、極等義,表示程度達到最高。
二、詞彙釋義
将“甘”與“至”組合,“甘至”即指:
- 味道甘甜達到了頂點或極緻。
- 形容滋味極其甜美、醇美,無以複加。
三、文獻用例與權威參考
此詞雖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獻中有迹可循,主要用于描述食物(如蜂蜜、糖霜)或酒醴的極緻甜美:
- 《釋名·釋飲食》(東漢·劉熙著):這部重要的訓诂書在解釋食物名稱時常涉及味道描述。其中在解釋“饴糖”或相關甜食時,可能隱含或直接使用了類似“甘至”的概念來形容其極緻甜美的特性。劉熙的訓釋方法注重音義關系,對“甘”類詞彙的闡釋是其特色之一。
- 《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著):這部農學巨著詳細記載了古代食品加工技術。在介紹制作石蜜(一種精煉的糖或蜂蜜制品) 的過程中,提到其成品狀态時,使用了類似“甘至”的描述(或非常接近的表達,如“極甘”、“至甘”),強調其經過熬煉後達到的極緻甘甜純淨的品質。
- 古代本草或醫籍:在描述某些具有甘甜藥性的藥材(如蜂蜜、甘草、大棗等)時,特别是強調其性味純正、甘美濃厚者,有時會使用“甘至”或“味甘至”這樣的表述,以區别于一般的甘味。這可以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著作的相關條目注釋中找到蹤迹。
四、近義詞辨析
- 甘美:泛指味道甜美可口,是常用詞,程度弱于“甘至”。
- 甘甜:強調味道甜,偏口語化。
- 甜美:可指味道甜而美好,也用于形容愉快感受。
- 醇美:多指酒味純正濃厚甘甜,或泛指滋味純正美好,與“甘至”在形容極緻美味時意義接近。
- 甘饴:像麥芽糖漿那樣甜,形容非常甜。
“甘至”是一個古雅詞彙,專指味道甘甜醇美達到了無以複加的極緻狀态。它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對頂級甜味食品(如精制的糖、蜜)或甘醇飲品(如美酒)的描述,強調其滋味純淨、濃厚、甜美到頂點的特性。其權威性源于古代訓诂學著作(如《釋名》)和農學、本草學典籍(如《齊民要術》、《本草綱目》)中的相關記載與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甘至”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
果實熟透
這是最普遍的釋義,出自左思《蜀都賦》中的“蒲陶亂潰,若榴競裂,甘至自零,芬芳酷烈”。
劉逵對此注釋:“甘至,言熟也”,即果實成熟後自然脫落的狀态。
-
字義解析
- 甘:本義為“甜”,引申為“甘願”(如“甘之如饴”)。
- 至:表示“到達”“極緻”,如“至死不渝”。
組合後,“甘至”可理解為“甜美的極緻”或“完全成熟”。
二、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甘至”作為成語,表示“情感或态度達到極緻”,如甘願付出一切(“甘願到極點”)。不過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明确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
三、使用場景
該詞主要用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含義,優先采用“果實熟透”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姑婆安老懷少百端待舉白話戲百煉笨人标格勃盧部轄嗔責竄竄定時跑東經敦默寡言繁枝風船風雨時若弗堪膚瑣賦徭官偪民反貫類觀止寒瘡旱象回歸熱悔吝蕙炷疆澤谏正鏡光駏驢寬腸掠賣華工六犯清音驢臉莽蕩蕩面目全非密稠民謡謬誤百出拿唐攀龍附鳳遣嫁啟導切骨青黛曲柄笠曲盝忍辱含羞聖思身在林泉,心懷魏阙虱處裈中説證塾徒陶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推度文楸嗚哩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