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藥名。也稱靛花。馬藍、木藍、蓼藍、菘藍等莖、葉經加工制成的粉末狀物,性寒、味鹹,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熱毒發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瘡瘍、痄腮。 晉 王羲之 《雜帖五》:“乾蝸、青黛,主風搐搦,良。”《隋書·西域傳·漕國》:“土多稻、粟、豆、麥;……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青黛》﹝集解﹞引 馬志 曰:“青黛從 波斯國 來。今以 太原 并 廬陵 、 南康 等處,染澱甕上沫紫碧色者用之,與青黛同功。”
(2).青黑色的顔料。古代女子常用以畫眉。 唐 李白 《對酒》詩:“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青黛染成千塊玉,雲霞粧就萬堆螺。”
(3).借指眉頭。《燕山外史》卷二:“由是 姑 ( 李愛姑 )也薔薇架畔,青黛将顰,薜荔牆邊,紅花欲悴。”
青黛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以下是綜合解釋:
詞源與字面含義
由“青”(藍黑色)和“黛”(古代畫眉顔料)組成,原指青黑色顔料。古代女子常用其畫眉,如李白詩句“青黛畫眉紅錦靴”即描繪此用途。
中藥材定義
青黛是馬藍、蓼藍、菘藍等植物的莖葉加工制成的幹燥粉末或顆粒,别名靛花、青蛤粉。主産于福建、雲南等地,性寒味鹹,歸肝、肺、胃經。
藥用價值
曆史與文化用途
除入藥外,青黛曾廣泛用于印染布匹和女性畫眉,其名稱亦由此而來。
成語中“青黛”象征勤奮獲得的成就(此義需結合具體語境,部分文獻可能為引申比喻,需謹慎考據)。
以上内容綜合了青黛的藥用、文化及語言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臨床應用或古籍記載,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描述。
青黛指的是一種藍色的顔料,在中國古代常用于繪畫、書法、裝飾等藝術領域。它具有深沉的色澤和濃郁的東方特色。
青黛的部首是青字旁,由“一”和“山”的結合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青黛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其具體來源已無法考證。但根據文獻記載,青黛在古代是由青石經過研磨而得。青石是一種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礦石,經過特殊加工後可以得到青黛這種顔料。
青黛的繁體字為「青黛」,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原字形的特點和結構。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青黛的字形也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字典記載,青黛的古字形為「」,其中「」代表青字旁,「」代表黾,合起來表示青黾。
1. 他用青黛描繪出山水畫中的遠山,給人一種蒼茫之感。
2. 這幅字畫采用了青黛作為題字的顔料,顯得更加傳統而沉穩。
1. 青釉:一種青色的琉璃釉料,常用于瓷器上。
2. 青白:形容顔色或物體呈現出淺青色的。
3. 黛色:指深灰色中帶有青色調的一種顔色。
1. 青磁:一種青色的瓷器。
2. 青藍:形容顔色偏向藍色而帶有一絲青色的。
紅粉:指粉飾妝容所使用的紅色顔料,在文化意義上與青黛形成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